雪豹

战争年代如果口令对不上,部队可否直接

发布时间:2023/4/27 17:53:45   

口令这个东西,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靠谱,它只是敌我识别的一种口头“暗号”而已,随便一个伙夫被抓了舌头都可能泄露出去,所以只是个辅助办法。《雪豹》里周卫国率小分队化妆成为鬼子潜入涞阳军火库,虽然很轻易地搞到了什么“富士山下”的口令,虽然带队的周队长日语也还凑合,不还是最终露了馅?只能是大打出手然后强行突围。

这事接下来的走向是顺理成章的,率领另外一支巡逻队的日军大尉既然有所怀疑,就可以查验对方的证件,就可以问士兵问题。然后一帮农民特战队员身份就暴露了。所以口令并非唯一的敌我识别办法,战争年代也不是用以区分是否友军的最重要手段,既然如此,哪怕是口令没有对上,各部队也不能轻易开枪,出现误击友军算谁的?

为什么不能轻易开枪呢?首先要注意口令的使用特点,它一般只是在战线后方、部队宿营地或者大后方的警备区域里使用,因为前线根本无此必要,发现风吹草动直接可以开火了。既然是后方使用的识别办法,友邻部队或者外单位人员就未必知道口令,然后对不上就胡乱开枪,那是不负责的表现,即便是普通士兵的军事素养也不应该如此低下。

淮海战役刚刚打响时,开国上将宋时轮时任华野十纵司令员,他带着四个警卫员驾吉普车通过蒋军第三绥靖区的防区时,误入尚未起义的第59军团所驻守的韩庄,对方哨兵喝问口令时,这边当然回答不上,然后就是拉枪栓的声音。但蒋军也只是包围了汽车并将三个警卫员和汽车押往团部(该部最终起义),如果按照普遍的错误理解,那我们的纵队司令员恐怕当时就牺牲了。

这个真实的事例也说明,即便对方回答不出口令,在没有严重安全威胁的情况下,哨卡也只是进入了临战状态,而不必要马上开火。一方面,来的很可能是不清楚口令的友军,另一方面,对方只有五个人构不成威胁,完全可以先扣押再查明身份。军官士兵需要报部队番号,需要出示证件,还可以通过电报电话核验身份,乱开枪那就是胡来了。

战时口令用词用语一般比较简单,最多加个回令,因为太复杂了士兵们容易记不住,更何况许多士兵还可能是文盲,既然是简单的辅助措施,只能起到最初级的敌我识别作用,绝不是核准身份的标准,尤其还多用在战线后方而不是前沿。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为什么不能轻易开枪了,如果口令回答正确,而提问方一时忘记了回令是什么,是不是对方也可以开枪了?那不就乱套了。

最直接的例子是二战时期的阿登战役,当时德军以党卫队中校斯科尔兹内率领数百名会英语的特战队员组成“第装甲旅”,化妆成为美军渗透进后方,他们轻而易举就弄到了口令,然后涂改路牌、扰乱交通、破坏实施,让美军后方一片混乱。美军司令部不得不出动大批宪兵拦截,这个时候口令根本不代表什么了,宪兵们不仅要查验证件,甚至还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答不上来就当场拿下。

最终斯科尔兹内的手下大部被抓,经过审讯确认身份的德军官兵被立即处决(身着敌方军服的间谍不享受战俘待遇),但是你注意,没有一个德军特战队员是因为答不出来问题被直接当场射杀的。因为口令也好,问题也罢,都是防谍防渗透的辅助手段,在美军人心惶惶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不少真的美军也被扣押起来,连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雷上将都遭遇了这种怀疑一切的检查,难不成都直接击毙?

布莱德雷后来苦笑着回忆说:“约有五十万的美国兵,互相见面时简直如猫见了耗子一般,大眼瞪着小眼,互相怀疑着对方”!所以口令错误只是促使部队引起警觉、提高警戒级别,在拥有优势武力的后方,轻易开枪毙伤对方是不切实际的。战时军队有宪兵、有反间谍机构,警戒部队只需要把答不出来口令的可疑人员扣押审查即可,并不拥有直接处置的权力,那叫草菅人命。

战争期间敌我识别是个复杂的问题,不仅口令可以获取,证件也同样可以伪造,而口令的可信度甚至还不如证件呢,所以不能据此第一时间就开火。但是战场上情况复杂,警戒部队和哨兵也拥有临机处置权,比如当对方回答不出口令时,哨兵有权要求对方放下武器或者呆在原地别动,如果此时对方不服从命令或者有反抗的企图,那当然就不仅仅是子弹上膛拉枪栓恐吓了,而是会毫不犹豫开枪射击,所以分析问题要具体对待要有军事常识。

别拿八路军师师长被误击当例子啊,晋绥军哨兵只是凭借日本军装就开了枪,根本没口令什么事,精神紧张外加不负责任,所以阎锡山的部队军事素养真心不咋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3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