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繁衍 >> 我与熊猫之都巡山追熊猫30年,他和团
今天,植树节,天府大地一片翠绿。熊猫,是成都最出圈的IP,也是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佳见证。放眼城市,你会发现熊猫的形象俯拾皆是。去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成立;今年年初熊猫基地扩建区开门迎客,更是让熊猫再度火了一把。从即日起,红星新闻推出“我与熊猫之都”系列报道,走近这座城市里那些与熊猫结缘的人,讲述熊猫与他们的动人故事。
去年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卧龙片区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到成都参加高级工程师的面试考核。黑色冲锋衣加防风裤,施小刚依然穿着行走野外时的一身。当时距离年不到十天,他即将迎来在卧龙的第30个年头。就在刚刚过去的年,他所在的团队更是如大熊猫一般闪耀国际舞台,获得了国际巡护员奖。
▲施小刚
今年50岁的施小刚年从四川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四川卧龙的原始森林里。他先后参加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全国调查,谈起在野外遇到大熊猫,他语调平静,波澜不惊。
“我们那的巡护员基本都和野生大熊猫打过照面,不少人都用手机拍到过。”施小刚笑着说,这是他们单位的“福利”,下一个可能就是雪豹。
“大熊猫打过照面,雪豹暂时只听过声音。”施小刚表示,除了“更上一层楼”,追起了雪豹,野外巡护一路走来,还发生了许多变化。
▲施小刚和同事在野外
巡护之变
迷彩服变冲锋衣,红外相机“鸟枪换炮”
“以前哪有这些?”说到变化,施小刚扯了扯身上的冲锋衣回忆说,以前巡护,只有迷彩服,搭帐篷用的是油彩布。说到寒冷,施小刚更是记忆犹新,有一次他们在山里迷了路,直到第三天天气放晴,才走出来。“当时又冷又饿,为了充饥挖树根吃,树根上带着少许泥土,又苦又涩。”施小刚说,大家把油彩布撕成一条一条的,裹在身上保暖。他们走出山林顺着公路先遇到了一个养蜂场。蜂场老板给了他一把白糖;又走了一会儿,遇到了一家餐馆,每人都要了半斤面,但基本都只吃一口就饱了。
▲施小刚和同事在野外
除了冲锋衣帐篷等,还有一样装备的升级换代,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红外相机。“一方面是因为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监测装备的升级换代。”施小刚说,除了提供最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料,红外线相机更是为掌握野生动物生态学习性和栖息地的调查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基础数据。红外线相机24小时都在工作,可以定点对同一位置进行持续性的监测,每一台红外线相机得到的结果,就像野外庞大生态系统中的一块拼图。当数量足够,科研人员经过分析就能了解全貌。
施小刚回忆,年前后,红外线相机还是稀奇货,用的地方很少,一台五、六千元,防潮防冻以及拍摄效果等性能还不稳定。用的也还是胶卷,一台只能拍二、三十张。工作人员每个月或者更短时间就需要取更换胶卷。现在红外线相机都是数码的,一次拍几千张(段)图片及视频完全没问题,工作人员每季度或是半年去取一次就行。
▲施小刚和同事在野外
大山之变
动物世界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