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

淮海轶事八仙桥由繁华迈入高雅的桥头堡

发布时间:2023/1/22 22:56:24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index.html
                            

原创吴永耀漫步淮海

淮海中路

历经百年发生的故事总也诉说不完

在“淮海轶事”栏目中

我们邀请了不同的作者

听一听他们记忆中的淮海路

本期来听吴永耀讲述八仙桥的故事

因建行卡过期,那天到淮海路建行总部换卡,办好后时间还早来到八仙桥原址附近走走,一眼望去旧貌变新颜,靠淮海路一带依次是上海广场,金钟广场和兰生大厦,金陵中路北面除了华丽转身的上海音乐厅外,都成了郁郁葱葱的延中绿地。故地重游,往事往景历历在目。现在要讲八仙桥,应该只能说老早点事体。那就说说三十年前的事。有三桩事体与淮海路商业街改造发展联系在一起。

从大世界塔顶看八仙桥地区(年)

现八仙桥地区的兰生大厦和金钟广场

讲到皮夹克,皮风衣,现在年轻一代已经不怎么流行了,但在改革开放初可是高大上的服饰,时髦一族的心爱之物。老字号南京西路上的西比利亚皮货店是当时最叫得响的品牌。

不料,九十年代初,雪豹皮衣异军突起,风靡上海滩。当初在八仙桥菜场正对面,金陵中路近龙门路二开间做修补兼加工胶鞋的店铺突然之间摇身一变成了专售皮夹克、皮风衣门面,取了一个当时时新的店招:雪豹皮草行。出处来源于港粤一带皮货店的习惯叫法,一时间皮草行是卖皮货正宗店招,以至后来的西比利亚皮货店随波逐流顺势改为西比利亚皮草行,这是题外话。

八仙桥(今淮海中路、龙门路、金陵中路之间)旧景

雪豹皮草行在营销上剑走偏锋,成功地移用国外的饥饿营销法。当时雪豹皮草行门外从早到晚始终人头攒动排着长龙,店里有顾客但不挤,大致控制在50人左右,出门多少补进多少。一时间成为上海滩的一道奇特风景线。饥饿营销策略是成功的,也带来空前的广告效应,年轻人以拥有一件雪豹皮衣而引以自豪。

我当时单位的同事陈向操受领导指派专门实地调研,撰写专报给区领导参阅。名声有了,生意做大了,需要扩大地盘,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卢湾区政府的扶植和关心下,雪豹皮草行创始人李飞康进军淮海路。在淮海中路长春食品造起了六层高的雪豹商城。以后又输出品牌,在南京西路及外地开了好多分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淮海路益民商厦还没盖起,益民百货商店还仅在淮海路底层沿街面存在,为了拓展营销空间,除了规划在淮海路思南路口建造益民商厦外,还东进八仙桥,在龙门路金陵中路转弯邮局隔壁处,连二楼原西湖浴室一併改建成益民百货商店一商场,在当时的八仙桥地区也算是独树一帜规模不小二层楼面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百货商场,既有床上用品等日用百货,又有当时人们喜欢的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年八仙桥金陵路龙门路口

老人和饭店在八仙桥菜场对面金陵中路龙门路转弯处,虽然本帮大众化,但受当时消费观念的局限,也不是寻常百姓常去处,最多是家里临时有客留饭,差小孩到店堂熟食柜买些糟货之类的熟食。

八十年代中期一个夏天,我外地工作的哥哥回沪,我们兄弟三人第一次到老人和饭店吃饭,当时饭店少生意蛮好,店里实行拼桌,我们坐下不久,店里安排一老年客人坐我们一桌,现在想想我们点什么菜已经模糊了,而那老年客点什么菜吃什么酒反倒清晰。他坐定后拿出一个当时流行的热水瓶胆保温杯,里面装的是刨冰,问店里要了2两土烧,直接倒在装刨冰的保温杯里,不一会,他面前上了一个糟货饼盘的冷菜和一个炒猪肝的热菜,慢慢自酌着。

从雪豹皮草行进军淮海路,到益民百货占领八仙桥,再到老人和饭店复活淮海路,可以说八仙桥和淮海路有着一种血脉相连的杻带关系。

好了,回过头再说改革开放初的八仙桥。要说以前的日夜商店,人们自然想到西藏中路上的星火日夜食品商店。其实当时龙门路西侧也开着一家龙门日夜食品商店,门面不大一开间,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面包饼干挂面等常用食品外,一般常见必需的日用杂品都备着,如肥皂草纸牙刷牙膏毛巾热水袋红药水,也配公用电话,店面位置也很好,门口就是原先2路5路电车龙门路站点,特别是2路电车,每当旅客乘宁波轮海上颠簸一晚上清晨5时到十六铺,总有旅客乘2路电车到八仙桥下车,顺便在龙门日夜食品商店买些面包饼干填饥。给八仙桥周边乃至淮海路沿线居民带来不少方便。

隔壁还有一家日夜营业的果园点心店,特色是咖喱牛肉汤面,当然也有牛肉浇牛杂浇烤夫浇等。特别到了晚上11时,中班下班的工人挤满了店堂,一角一碗的咖喱牛肉汤面是大多数人首选,对他们来说,二角一天的中班费拿出一角既充饥又能节余一角钱。当然一周总有以天潇洒一下,到光明中学地下防空洞尝尝鲜得来排骨年糕。那时龙门路金陵中路的金中点心店主要做早点四大金刚之类。过了好多年,点心店变食府,适合消费需求扩大经营范围,白天喝咖啡,午市夜市喝啤酒啃鸡爪。天天宾客满座,成了八仙桥的餐饮景观。

龙门路靠金陵中路的还有龙门食品商店,其特色是供应散装啤酒,每到夏天下午,又是一道排队的风景线,装散装啤酒的卡车还没到,老老少少清一色拎着空热水瓶已经早早排队等着了,晚了就买不到,买到者晚上可以美美地喝上清凉解暑的鲜啤。

确实,九十年代前从金陵中路左转到龙门路沿街两侧一家挨一家都是店面商铺,上海滩的绸布店“三大祥”有2家在金陵路上,还有茶庄,参行,药店,果品行,南货店,另食店,理发店,烟杂店,钮扣店,百货店,时装店,鞋帽店,五金店,银行,书店,菜馆,餐厅,影院,剧场,邮局,菜场,浴室,诊所,医院,成全了闹市商业的基本要素。

网络照片:金陵中路32号汪怡记茶庄

龙门路小转到了淮海路商业街,可以说,八仙桥是由闹市繁华迈入时尚高雅的桥头堡,朝西漫步开始感受到逐渐适应高雅的过程,到了双禾村(近马当路)止。再往西,从尚贤坊,四明里开始就何止繁华更凸现高雅。

怀旧八仙桥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可能还会给今人在商业街支马路的配套更新功能开发有点借鉴吧。

照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标题:《淮海轶事

八仙桥——由繁华迈入高雅的桥头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0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