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繁衍 >> 40年看青海青藏高原上的生态保卫战
青藏高原上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央广网西宁12月14日消息(记者张雷葛修远)12月1日至8日,央广网记者随“40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实地探访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为各族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成效。从今天起,央广网将刊出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40年看青海》,今天刊登 篇《青藏高原上的生态保卫战》。
12月4日,记者乘车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出发,沿国道向西北行进多公里,途中跨过通天河大桥,翻越巴颜喀拉山脉,进入长江源头的可可西里 自然保护区。
昆仑山口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雕塑(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在海拔米的昆仑山口,可可西里 自然保护区标志——藏羚羊群雕旁,矗立着“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的纪念碑和雕像。24年前,40岁的玉树州治多县委副书记、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书记索南达杰率领打击盗猎藏羚羊的“野牦牛队”,在与盗猎分子的激烈枪战中英勇牺牲。
可可西里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 、海拔 、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和雕像(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上世纪90年代,用藏羚羊绒织成的昂贵披肩“沙图什”在国际市场上倍受追捧。高额的利益诱惑,驱使盗猎分子频繁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疯狂猎杀藏羚羊。可可西里成为举世瞩目的反盗猎主战场。
年,可可西里 自然保护区成立。年,“可可西里反盗猎一号行动”打响。此后,索南达杰的后继者与盗猎分子展开一场场殊死较量。
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公路旁,藏原羚面对记者的镜头毫无惧色(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年以来,可可西里再没有听到盗猎的枪声,藏羚羊种群由不足2万只增长至7万多只,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由“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年,恢复宁静与安详、重新成为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自由生活 的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记者乘车穿越可可西里,此时大批藏羚羊迁徙季节已经过去,但仍见到一只母藏羚羊带着一只小藏羚羊在远处觅食。记者不禁为估计是迁徙途中掉队的藏羚羊母子安全担忧,但值得欣慰的是,威胁她们生命安全的是草原上的野狼等猛禽,而不会再是人类。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牦牛群(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公路旁,不时能见到的是悠闲觅食的藏原羚。这些屁股上长着“心”型白毛、可爱的草原精灵,面对记者举起的长焦镜头毫无惧色,任由记者拍照。
如今,可可西里反盗猎的枪声和硝烟已经消散,但在更广阔的三江源地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三江源生态保卫战仍在继续。
在黄河源头鄂陵湖畔巡视的牧民生态管护员(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我国海拔 的天然湿地,素有“中华水塔”美誉。
12月3日下午,记者从“黄河源头 县”、海拔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乘车向西行进50多公里,便来到海拔米的黄河源头“姊妹湖”——鄂陵湖和扎陵湖。
藏野驴在黄河源头鄂陵湖畔悠闲漫步(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在刚刚开始冰冻的鄂陵湖畔,记者见到4头藏野驴在覆盖着白雪的草场上觅食,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湖面上空自由飞翔。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三江源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人类活动增加特别是大量游客进入,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黄河源头鄂陵湖飞翔的水鸟群(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年,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成立,成为我国面积 、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年起,先后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多亿。
年8月,包括可可西里 自然保护区、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在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获批,园区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
今年年初,《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公布,明确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今年4月,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布禁游令,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和年保玉则景区关闭,拆除园区内所有旅游设施。
为了保护好三江源,青海在保护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在全国首创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建立了一支由1.6万农牧民组成的生态管护员队伍。其中,黄河源头的玛多县组建了4个乡镇生态管护站、27个村级管护队和个管护分队,名农牧民成为生态管护员。
黄河源头玛多县的牧民生态管护队(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在鄂陵湖畔,穿戴着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黄色马甲和红色袖章的80后藏族小伙子尔金仁增告诉记者,以前靠放牧一年收入只有七八千元,现在政府发放的草场补贴加上生态管护员工资,年收入增加到三万多元。前年当上生态管护员后,几乎没有再碰到违法捕鱼、非法盗猎、破坏草场的现象。扎陵湖、鄂陵湖边的藏野驴、黄羊、野马、藏原羚等保护动物和水鸟一年比一年多,生态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保护站站长马贵对记者说,生态管护模式是最重要的创新,生态管护员按区域分工,开展山水林草湖一体化管护。他们既要对责任区的生态状况、火情灾情、人员车辆出入等进行监督、记录、上报,还要帮助上级部门清点草场载畜量,捡拾垃圾,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维护草原保护设施,确保草原比原来更整洁,生态环境比以前更好。
如今,三江源地区林草生态系统水资源总量、湿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黄河源头再现“千湖美景”。雪豹、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岩羊、白唇鹿等野生动物种群都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扩大,植物种群、鱼类、候鸟等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
(原标题:青藏高原上的生态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