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繁衍 >> 三江源国家公园1小时生态管理员记录10余
“70余只野生白唇鹿横渡长江。”
“9匹狼集体外出捕猎。”
……
从去年开始,由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生态管护员涛西昂扎拍摄记录的,以野生动物为关键词的多条新闻短视频在央视新闻、新浪微博等国内互联网及自媒体平台推出,“青海生态”“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多次成为国内网络、微博热点,短视频阅读量超过万。几天前,涛西昂扎参加曲麻莱县自然观察节,一小时拍摄到野生动植物10余种。
1小时记录10余种野生动植物
9月17日下午,海拔米的通天河畔,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生态管护员涛西昂扎正在参加一场由曲麻莱县组织的自然观察节。
16时许,涛西昂扎独自爬上海拔5多米的扎俄山,在一处灌木丛等待。傍晚将至,风吹得呼呼响,白天藏匿在山顶的雪豹、白唇鹿、岩羊等野生动物即将下山饮水。
灌木丛旁有一条曲曲折折、一尺多宽的小路。顺着这条小路下山,可以直接到达长江上游的通天河河道,顺着小路上山,可以找到无数的野生动物。
这一刻,涛西昂扎只需静静等待,等雪豹、白唇鹿、岩羊、马麝顺着小路下山,路过灌木丛时,他按下快门,但这些对于生态管护员来说,还不够。
涛西昂扎想抓住眼前灌木丛里的树梢、小草,一步步往下滑,跟随野生动物下山,跟踪记录它们在林间休憩、饮水、打闹嬉戏的影像资料。之后,如果体力允许,他还想跟在野生动物后面拍摄野生动物攀爬崖壁、在崖壁间跳跃的精彩画面。
这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众多生态管护员开展日常管护任务的一天,为了这一刻,涛西昂扎从早上6时出发,一直等到了16时许。
很快,鹿群出现了,它们从山顶快速跑下,一直冲到了山下林区的柏树边上开始休息,十几分钟后,再次走过浅滩,走到了长江边上。一只只白唇鹿伸长脖子,吸吮着长江水。
1、2、3、4……涛西昂扎发现,这是一个由30多只白唇鹿组成的种群。几只成年雄性带领,十几只成年雌性白唇鹿护送幼鹿下山饮水。此后一小时里,涛西昂扎先后拍摄了岩羊、马麝、鹰等动物,还拍到了十多米高的柏树下,白唇鹿临时休息点以及周边的各类植物,总计记录野生动植物10余种。
1小时给青海野生动物创造百万+网络阅读量
“近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一名生态管护员拍摄到了7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种群横渡长江的情景,在雄鹿的带领下,整个鹿群穿越了多米的距离。”这是年10月21日由中央电视台播发的新闻。当天,这条新闻经中央电视台播放后,《70余只白唇鹿横渡长江》的新闻迅速在网络上、微博上成为传播热点,“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成为全国媒体及网友热议的对象。
这段视频的拍摄者就是今年26岁的涛西昂扎,视频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他成为生态管护员。年,因为生态管护工作突出,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给优秀生态管护员配发了相机。此后,他一心扑在了生态管护的岗位上。
去年9月30日13时许,涛西昂扎骑摩托车到了曲麻河乡境内的长江七渡口附近。当时,天气很冷,他拿着相机,准备拍完风景后离开,可就在那时,他远远看见成群的白唇鹿在移动。那一瞬间,涛西昂扎认为,如果白唇鹿继续向河边移动,他还可以抓拍到更加精彩的画面。为此,他在一处山崖下等待20多分钟后意外发现,自己有可能会拍摄到白唇鹿渡过长江上游通天河的壮观画面。
于是,他趴在原地继续等待。十几分钟后,涛西昂扎发现,宽约多米的通天河河道上,70余只白唇鹿排成一列,在河道中穿梭,十几分钟后,成功上岸,到了长江对岸的草场上。
“这是我们首次拍摄到白唇鹿种群集体在通天河两岸迁徙、活动的画面。”几天后,他从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不经意间,他记录下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种群迁徙的珍贵画面。
此后,省内、国内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涛西昂扎,挖掘他和生态管护员们在拍摄这段视频前后一小时里的工作情况,甚至与他相关的各种新闻,几天时间里“三江源国家公园白唇鹿种群渡过长江”的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的阅读、转发量超过万次以上。
涛西昂扎说,对于生态管护员来说,拍摄一段野生动物的视频并不难,最难的还是遇到一次大场面(成千上万只野生动物迁徙画面)后,可以连续数小时或数天,跟踪记录它们嬉戏、繁衍、捕食的连续性画面,这样的画面除了记录,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确定相关种群数量及迁徙规律。
涛西昂扎被当地人称为牧民摄影家。去年,他在曲麻莱自然观察节拍摄的蝴蝶被评为野生动物类摄影二等奖,此后,这一作品在青海美术馆展出。今年3月,他拍摄的9匹狼在迁徙过程中捕食的画面成为网络热点。8月,他在玉树巴塘河救起一名3岁男孩让人们更加了解他,那天救人后,他上山拍摄时,又一次拍到了狼群活动画面。
记者手记
涛西昂扎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名生态管护员中的普通一员。自年以来,他和众多的生态管护员一起在三江源一线生态监测与保护中作出了极大贡献。
他们共同推进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逐步从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促进了三江源国家公园12.31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内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从年起,我省开始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以来,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已实现园区“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达名,体制试点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34亿元,户均年收入增加元。
此外,随着牧民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全面激发、相关理念在心中生根发芽,生态管护员渐成三江源生态保护主体,在地广人稀的三江源地区构建“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新格局,在我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强大能量。
记者/祁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