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陈郁通讯员杨占林报道)10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北山林场在野生动物科考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在互助县北山林场山区海拔米处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活动影像。这是在互助北山林场区域首次拍摄到的雪豹影像,为互助北山林场生物多样性提升提供了证据。雪豹被称为“雪山之王”。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会同北山林场在野生动物野外观测中,发现了大型猫科动物的脚印,判断是雪豹留下的痕迹,于是在相关区域布设下红外相机。9月30日晚,两只雪豹触发了布设在一旁的红外相机,相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次我们为了调查这里的哺乳动物,我们布设了将近30部红外相机,这个点是我们布设的其中一个相机,在这个点我们拍到了雪豹,互助北山林场是雪豹的历史分布区,但是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亲眼看到过,这次我们通过红外相机,拍到了雪豹,意义非常重大。”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连新明说。连新明介绍,雪豹非常稀有,在全世界只有四千到七千只。主要分布区在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雪豹是高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它的发现证明保护区生态健康、物种丰富、食物链完整,此次在互助北山林场野外动物调查时用远红外相机除了拍到雪豹,还拍摄到了崖羊、赤狐、马麝等野生动物,这些珍稀动物的存在也为雪豹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首先从雪豹现有的分布区来说的话,北山林场属于祁连山的东端,能把雪豹现有的分布区延伸到祁连山的东端,这一点对于雪豹整个种群的分布来说,在雪豹的生物学意义上来说是非常重大的。第二点来说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在布设红外相机的过程中见到了岩羊,这么多的食物来源也保证了雪豹能在这个地方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我们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两只雪豹,躺在地上的个体比站立个体要小点,推测是母子,就证明这个地方他是有一个家庭群的。第三点,因为我们之前在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做了很多的雪豹研究,但是在互助北山林场这个旅游区能拍到雪豹,我觉得这非常好的诠释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也是更好的体现了青海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之大。”连新明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理念的思想的不断加强,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黑鹳、黄嘴白鹭等珍稀动物频现互助北山林场,充分说明了互助北山林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区域。同时也能说明我们互助北山环境是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能与林区群众和谐共生。互助县北山林场护林员王玉得说:“近几年来,我们当地的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在我们巡山过程中经常会见到成群的岩羊、雪鸡、篮马鸡等野生动物,小时候听老一辈说我们这里有雪豹,但从来没有见过,今天我们在这里发现雪豹,我特别高兴。”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地处祁连山南麓,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8.95%。近年来,互助北山林场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以日常巡护为基础,加强部门合作,开展护林防火和野生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等专项巡护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猎捕野生动物及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护工作初见成效。“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北山林场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这些年来,北山林场的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林木分布结构合理,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目前出现的雪豹、还有一、二类保护动植物种类越来越多,生态体系越来越完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使其充分发挥祁连山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互助县北山林场场长赵昌宏告诉记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