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工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黄河安澜陇原新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
汽车驶入海拔多米的高原,进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渐渐露出真容——
浩瀚湿地,波光荡漾、水鸟啁啾,天鹅在湖面上翩翩起舞,赤麻鸭在灌木丛中戏水欢唱……
尕海湖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区,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尕海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里已经连续3年发现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活动踪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此繁殖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为保护尕海这片珍贵的高原湿地,当地对穿过尕海核心区的尕玛公路进行了改道,修建补水渠引来忠曲河水,整村搬迁核心区牧民,实施围栏禁牧、草场承包,一系列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使尕海湖水域面积成倍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来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制定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构建完成“1+N+X”规划体系,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经济转型、文化传承三篇文章,深入实施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防洪能力建设、污染治理、绿色生态产业培育、黄河文化传承等重大工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生态修复,减压增效
黄河是陇原儿女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甘肃沿黄流域总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4.3%,黄河干流流经甘南、临夏、兰州和白银4市州,长达公里,占黄河全长的16.7%;黄河支流流经定西、天水、平凉、庆阳、武威5市,渭河、泾河、洮河、大夏河等河流是黄河重要的补给水源,甘肃沿黄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都在80%左右。
然而,曾几何时,甘肃饱受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之苦。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效遏制生态退化趋势,积极培育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数据显示,仅年以来,甘肃便种植、治理林草地.5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个,复垦土地公顷。
甘肃积极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治理保护项目,打造全球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加强渭河等黄河重要支流河源区生态保护修复,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实施渭河源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改善渭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祖厉河、洮河、泾河、葫芦河、马莲河、庄浪河、水洛河、大通河、金强河等重要河流发源区和流经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快黄河流域重要支流水源涵养生态系统修复。
同时,甘肃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高山草甸、草地、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强化保护和用途管制措施,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以草定畜等制度,鼓励种草养畜,推行舍饲圈养,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减压增效”生态畜牧业,减轻天然草地压力。
根据《规划》,到年,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将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更加稳定,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更加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显著,重点河流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黄河流域长治久安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切实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甘肃构筑起沿黄人民生命安全的稳固防线,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甘肃两大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即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达到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元,达到.8亿元。其中,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7%。
近年来,甘肃把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十大生态产业作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构建绿色、协同、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
甘肃是全国发展新能源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该省把新能源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点,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和进程,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大力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在“陇电入鲁”“陇电入浙”“陇电入沪”等工程全面推进的同时,重点启动以戈壁、沙漠、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于去年集中开工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治理沙漠面积将达到7.5万亩,年发电量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约万吨,实现新能源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效益、节能减排效益、经济社会效益。
讲好“黄河故事”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甘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奏响甘肃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时代强音。
甘肃全面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和黄河文化创新工程,发掘甘肃在各个历史阶段独特的精神标识,发扬甘肃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构建以敦煌文化、红色文化、祖脉文化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打造黄河文化甘肃地标。
传承“甘肃红色记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重走胜利会师长征路”“南梁精神红色记忆之旅”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红色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优势。
立足甘肃古老、厚重、多元的文化特质,甘南临夏黄河上游地区突出民族文化和高原地域特色,展现“九曲黄河、奇峡秀水”的壮丽风光;兰州白银地区依托黄河风情线、黄河水车、黄河石林、黄河湿地、黄河名城名镇,突出黄河穿城而过的现代都市特色,展现“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现代都市风光,打造黄河之滨最美城市。
此外,甘肃持续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打造“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提升黄河文化“品”与“神”,促进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促进黄河文化在国际友城的交流传播,充分展现出甘肃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亲和力。
责任编辑: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