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海网
文\见习记者刘宁玥
物种生存、繁衍,与环境密不可分。海南热带雨林是亚洲热带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其类型丰富、连片面积大、原生林保存完好,独特气候和地理隔离带来生物多样性,尤其是许多海南特有种。
伞物种,他们才是雨林的“保护伞”
年,人们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现一种特殊的拟平鳅,其背部花纹较一般拟平鳅更浅,唇型独特,被命名为琼中拟平鳅。
“类似琼中拟平鳅这样的特有种有很多,比如保亭近腹吸鳅。这两种都是腹吸鳅科的生物,对水质、水流速度等有一定要求,在特定环境下能成为优势物种。”《博物》杂志副主编张辰亮认为,这些物种只生活在特定的地区,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可以作为当地的伞物种。
什么是伞物种?美国学者布鲁斯·威尔科克斯最早于年提出这个概念。他认为:“伞物种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物种,其生境需求应该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从而在保护该物种的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
大熊猫就是一种典型的伞物种,人们为了保护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无形之中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内朱鹮、金丝猴、雪豹、穿山甲、羚牛等众多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小熊猫、林麝、红腹锦鸡、珙桐等多个物种共同繁荣。
据初步统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种,占全国的11.7%,其中海南特有植物种,有陆栖脊椎动物资源种,占全国的18.62%,其中海南特有野生动物23种,能为整个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撑起一张巨大的生态保护伞的物种,当属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
“人们为了保护特有种,进而保护整片热带雨林,这就是发现特有种的意义。”正如张辰亮所言,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霸王岭,村民自发加入护林员队伍,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不仅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逐年上升,霸王岭睑虎、海南孔雀雉等稀有物种都得到庇护。
保护特有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最近,谷峰一行人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一带考察,发现疑似鹦哥岭飞瀑草和道银川藻的两种植物,贴生在溪流间的乱石之上,两种植物的发现者——现任海口市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的卢刚看到照片后敏锐地指出,这次拍摄的两种植物与当初自己发现的略有不同。
“目前无法确认是否为新物种,需要进一步研究。”谷峰以鹦哥岭飞瀑草和道银川藻的发现为例,两个海南特有种从年被发现,到年才正式登上学术期刊。
随着更多目光投向海南,海南特有种的资源库正在不断被刷新。
如何衡量这些特有种的价值?“或许这些植物体内的某些物质,能像青蒿素一样发挥医学价值;或许这些植物的基因,可以用于农业……随着科学发展,特有种的价值将不断被挖掘。”谷峰还坦言,他认为这些特有物种最大的价值仍在于生态价值。
首先,物种的灭绝,往往由量变引发质变。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免任何对物种的伤害。另外,热带雨林中的物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种蝴蝶的消失,意味着某种需要它授粉的植物的消失,意味着以植物为食、或依赖植物果实繁殖的更多昆虫将相继消失……
“特有种的消失不可逆。而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有可能导致一个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谷峰呼吁,保护特有物种,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