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生活环境 >> 地球脉动拍到第二部,BBC如何像拍大
BBC的自然纪录片PlanetEarth(中文译名《地球脉动》)第二季一经播出就被誉为神作。这几乎是一件可以预见到的事情:一方面,BBC的纪录片素来就保持着一流的水准,可以说“BBC出品必属精品”,另一方面,年《地球脉动》第一季的轰动就让人们见识到了这个系列可能会达到的高度。
然而《地球脉动》第二季获得的评价如此之高,还是有些令人称奇:IMDb上《地球脉动》第二季的评分达到9.7,豆瓣上评价更是达到了9.9。
而且《地球脉动》第二季还带来了一些意外的惊喜。在潮水般的好评中,有不少都注意到了《地球脉动》第二季不同寻常的震撼感——在场面上,BBC把这部自然纪录片拍出了好莱坞大片的风格.
让人身临其境的音效、精致到随手暂停截图就能拿来当屏幕壁纸的画面,让这部关于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纪录片的每一集都像是一场大片。Vox网站就评论说,《地球脉动》第二季是史上最具有好莱坞大片即视感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系列。
BBC拍出这样一部作品并非偶然,创作中的每个环节,从主创团队和科学技术的选用再到铺陈展开故事的手法,都为《地球脉动》第二季堪比好莱坞的效果起到作用。
先说拍摄纪录片的制作部门。BBC早在年就成立了自然历史部门(NaturalHistoryUnit),专攻自然历史以及野生动植物系列主题的电视、广播以及网络材料的制作。如今它每年能制作出小时的电视节目内容和50小时的广播内容,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野生纪录片生产库。
《地球脉动》系列正是出自于这个部门。这意味着它的主创团队中包括着许多这个行业中最受推崇的人物。比如制片人AlastairFothergill,他制作的海洋纪录片《蓝色星球》(BluePlanet)同样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再比如为行星地球系列担任旁白的戴维·阿滕伯勒爵士(DavidAttenborough):他的名号更为响亮,为多部传奇自然类纪录片配旁白的他被称作“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
《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属于一脉相承的作品,前者是对海洋世界的探索,后者致力于将视野放到陆地上。自然,《蓝色星球》中很多的经验都可以共享给《地球脉动》。
直接展现出的画面效果,相比于在幕后策划的主创团队,是更容易与大片即视感挂钩的元素。《地球脉动》第二季能够表现出与好莱坞媲美的画面得归功于技术的升级。
《地球脉动》第一季是BBC首次全程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纪录片,万美元一集的摄制成本还创造了BBC当时纪录片之最。十年后的第二季,BBC将摄影机升级为了超高清4K,一些其他技术的运用也都让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
比如搭配了航拍平衡仪的无人机。它不仅能够从高处远处拍出壮阔的全景,让你可以看到聚集了万只企鹅的岛屿是怎样一番景象,也因为远离了动物而不会对摄影对象造成干扰,自然完整地呈现出动物休息或猎食的过程。又比如手持的摄影机,摄影师因为随时可以自由调节角度,甚至能够表现出动物的视角,让你了解到一只企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西洋月刊》拿《地球脉动》第二季的开篇举例,说两只巨大科莫多龙相互打闹的激烈感以及两只信天翁重逢时问候表现出的仪式感都在视觉上很有冲击力。“(《地球脉动》第二季中)绿地更绿了,蓝天更蓝了,日落的感觉比迈克尔·贝的电影表现还好,光晕感多过J·J·艾布拉姆斯的作品。”
视觉以外,《地球脉动》第二季还请来了HansZimmer配乐。如果你不熟悉他的名字的话,也一定熟悉他配乐过的作品——《狮子王》、《加勒比海盗》、《盗梦空间》等都有他的“声音”。
当然,再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都不会自动生产出好的作品。在这个跨越了40多个国家拍摄的第二季中每一段赏心悦目的画面背后,都有团队艰辛甚至痛苦的付出。
为了捕捉到雪豹这种习性隐匿的动物的画面,团队爬上米的高原。为了确保雪豹就在附近出没,一位工作人员还嗅过岩石上雪豹的排泄物,这样他们才好把放在防水箱里的自动摄像机架在正确的位置。两位工作人员必须经常返回更换摄像机内的电池——因为天寒的缘故,电池消耗得比平常快许多。
最终,他们的辛勤获得的回报便是摄像机捕捉到了爬上山顶的雪豹“引吭高歌”的画面。制片人JustinAnderson把这称作是“一生难得一见的画面”。戴维·阿滕伯勒爵士也认为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成功,“它震撼了我的心灵,这个系列的捕捉是最具革命性和最让我感动的。”
《地球脉动》如此高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用真实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毕竟生态环境的主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纪录片在表达之外,更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