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天敌 >> 打开生态之窗看见美丽青海青海日报
黄河源头,群鸟集翔。本报记者黄灵燕摄
藏野驴。本报记者张多钧摄
陈良博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查看黄河流域一处岩羊观测点。本报记者张鹏摄
红色足迹
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结合多媒体演示,听取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情况和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情况介绍,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昂赛澜沧江大峡谷、昆仑山玉珠峰南坡、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并分别同玛多县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杂多县昂赛澜沧江大峡谷两个监测点位的基层干部、管护员进行视频交流,听取他们保护生态情况汇报,并就做好管护工作做了深入交流。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表示问候,希望大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生产生活都越来越好。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
永恒记忆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五年,但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陈良博仍清晰地记得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场景。“那天,我作为现场技术保障员,和其他几名同事通力合作操作通讯视频及现场连线活动的各种设备,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6月15日,记者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见到陈良博,他正在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查看黄河流域一处岩羊观测点。屏幕上显示时间是10时17分,摄像头正对的是一处阳坡,太阳照在山坡上,薄雾渐渐散去,大约20只岩羊正在悠闲地吃草。“岩羊一般生活在高处,它们可能下山喝水去了。”
“你看,藏野驴悠闲散步,藏羚羊成群结队迁徙,野牦牛肆意奔跑,白唇鹿低头觅食……这些三江源野生动物活动的珍贵画面都是通过‘青海生态之窗’,从省会西宁实时监测到的,这些画面我们也会单独保存一些,用于科普宣教。”随着陈良博的操作,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草原、雪山、湖泊、河流等一一亮相。
远在江河源头的“千里眼”看到的一幅幅动感画面仿佛让我们置身其中,将镜头逐步拉近,三江源头、青海湖流域、祁连山下,清波荡漾、水草丰美,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打开了青海发展的又一扇窗。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
“总书记考察时的这些话言犹在耳,这也成为我们这五年做好工作的方向和指引。截至目前,‘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监控系统监测点位累计建成46个,实现了三江源、青海湖、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五大生态功能区的全覆盖。”陈良博说。
“窗口”变化
连日来,人们的心被云南一路向北的大象牵动着,通过对象群的不断追踪监测,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事实上,从云贵高原到青藏高原,青海作为全国最早依托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省份,正在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对全省典型区域的生态类型、自然景观、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实时精确观测与研究评估。
“青海生态情况复杂,有多种生态系统,有雪豹、藏羚羊等多种珍稀物种,为近距离观览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我们在全国率先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年起又率先建设了‘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观测和展示解说系统,将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实时精确观测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工作中。”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宣传室主任夏连琪说。
年8月8日,“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观测系统实时记录到近只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返回栖息地的壮观场面。作为青藏高原典型的有蹄类动物,藏羚羊迁徙的盛大场面,人为很难拍到,但悬挂在铁塔顶的“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系统,在不干扰藏羚羊正常回迁的情况下,轻松地完成了观测和记录任务。
据介绍,“青海生态之窗”高端摄像设备系统前端使用的是万至万像素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可实现24小时度连续旋转,观测距离从5公里、10公里到15公里,夜晚最远观测距离可达3公里,视频内容保存8年到10年。此外,还可以实现绊线入侵、区域入侵、徘徊检测、快速移动、智能跟踪等智能分析功能,实现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的智能检测、分析、跟踪和预警功能。
当前,“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在全省已初步实现覆盖三江源区域、祁连山区域、青海湖流域、柴达木区域和河湟地区五大生态板块,已建成46个观测点位,视频数据累积已达TB。
“‘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在不断扩展观测范围及内容,形成以生态环保部门牵头,农牧、水利、林业、气象等多部门合作的生态监测工作机制,实现与各市州、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视频监控和实时观测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并与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对接,将提升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科技支撑水平。”夏连琪说。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省生态环境厅在综合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管平台和“青海生态之窗”视频观测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展了深化续建工作,以期未来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由监测评估考核向生态环境监管并重转变。
不忘初心
再见省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主任李宏奇,他还是印象中温文尔雅却又不苟言笑的样子,但当我们提起他熟悉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他开始滔滔不绝。
年,青海省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开始针对全省范围系统地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年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了青海省环境保护局机关工作,在那儿工作一年后就调到了省环境保护监测站,一干就是15年。刚开始的监测工作主要以手工监测、实验室分析为主,监测主要针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在生态监测方面还不是特别强。”李宏奇说。
年,李宏奇调往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在信息中心一干又是20年。“青海是全国最早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省份之一,我们在全国率先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年又率先建设了‘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观测和展示解说系统,将‘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实时精确观测技术应用到了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工作中。”李宏奇说。
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观测系统察看了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实时画面,并和管护员交谈。
“习总书记考察时的谆谆嘱托一直指引和鼓励着我们的工作。”李宏奇说:“年,我们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起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核心业务云化部署和数据集成共享,推进‘青海生态之窗’与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业务结合,充分发挥它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年,我们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推进构建青海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智能化应用。并利用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技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建设、数据分析应用展示、科普教育平台、直播互动平台建设工作。”
年,李宏奇离开信息中心担任省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主任,主抓环评技术评估、排污许可核查核证,以及“三线一单”(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工作,继续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从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一名技术员到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主任,在30多年的时间里,李宏奇见证了青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历程。
“做好生态监测工作利国利民,我们从不远千里去实地采样到现在通过环境质量自动站、污染源自动监控以及足不出户远程视频监控,从实验室样品分析到生态大数据实时分析,这一路走来,不仅看到了青海生态越来越好,也看到了高原儿女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李宏奇说。
岁月改变带来技术的进步,但不变的是一颗始终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心。
记者感言
让生态更好让青海更美
当万至万像素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架设在三江源的高处,当科技的触角触及世界屋脊的万物生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被一览无余。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拥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是观察生态中国的极佳样本,“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青海生态之窗”能够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对全省典型区域的生态类型、自然景观、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实时精确观测与研究评估,这是一个记录青海生态变化的窗口,是一个见证青海生态向好的窗口,是一个对外展示青海生态报国的窗口。
通过这扇窗我们看到,辽阔壮美的高原大地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如何在不打扰的情况下静静观测它们,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繁衍生息,“青海生态之窗”让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的重要指示落地生根。
通过这扇窗我们看到,青海湖水域面积逐年扩大,青海湖裸鲤已恢复到10.04万吨,青海湖鸟类种数已增加到多种,每年吸引30万只候鸟前来栖息繁殖,普氏原羚由上世纪末的多只恢复到多只,藏羚羊由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只左右,重点沙区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不断记录到雪豹活动,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从天增加到天,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通过这扇窗我们还看到,在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藏羚羊在民警保护下前往卓乃湖产仔;人们为青海湖裸鲤的繁衍开辟生命的通道;为保护绿水青山,牧民毅然背起行囊搬离世代居住的草原。我们更看到,江源儿女立志生态报国,扛起使命和担当,让生态更好、草原更美!
作者:李庆玲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