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辨识技术正在被引入对雪豹等野生动物影像的识别中。这将极大提升野生动物保护者们的工作效率。海拔米的祁连山深处,荒草中露出大片灰白色的裸岩。“这种环境利于雪豹藏身,是雪豹最喜欢出没的地方。”追寻雪豹踪迹十多年的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科科长马堆芳说。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活动画面。(项目团队供图)马堆芳在草丛背后的岩石上找到了此前布设的红外相机。这里曾经发现了雪豹的刨痕。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科科长马堆芳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记者王博摄)雪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物种之一,一度难觅踪迹。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红外相机的影像捕捉,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马堆芳熟练地替换了存储卡,检查设备电池寿命。带着这些卡片,返回驻地后就可以利用新安装的野生动物辨识系统进行分析和识别。自从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每次回收相机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就成了马堆芳和同事们最头疼的事情。红外相机有扰动就会启动拍摄,因此“风吹草动”也能激活相机。马堆芳说,有时还会有动物好奇地观察、碰撞,撞歪的相机就成了“云朵收集者”。但对于马堆芳和同事们来说,仍然一帧画面都不能放过。他们不仅要浏览审核每张图片、每帧画面中的物种,物种信息还要手工录入。每次回收相机后,通常都要花费数周时间处理数据。今年,一些慈善和自然保护的基金会联合发起了雪豹保护项目,项目团队以祁连山区域为试点开发了雪豹及其栖息地的智能识别及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在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隆畅河保护站白泉门资源管护站的工作电脑上,“甘肃省雪豹种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已启动试运行。一条视频导入后,几十秒就可以识别出画面中出现的动物。“甘肃省雪豹种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启动野生动物识别流程。(项目团队供图)项目负责人马尧说,这一平台可以通过AI技术智能识别物种类别、空镜等,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协助专业人员做好物种监测。平台也系统优化了数据录入、处理、分析的流程,减轻巡护人员数据处理的工作量。随着识别数据的不断增加,机器学习的有效训练也会不断优化识别效果,“理想效果是通过回收的大量数据来锻炼AI识别能力,令其达到等于甚至高于人类识别的熟练度,真正让一线工作人员从筛查图片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项目研发人员黄湘琦告诉记者。项目团队表示,未来希望通过日常巡护数据和经过识别分析的物种监测数据的打通,帮助科研人员精准认知物种监测情况,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物种保育方案。(记者王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