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习性 >> 作为猫科动物中的新晋网红,兔狲拥有着与之
猫科动物有着它们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大型的狮、虎、豹、雪豹、美洲豹,中型的猞猁、狞猫、薮猫,还是小型的沙漠猫、渔猫、黑足猫,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外貌,但又充满了野性的美感。
当然了,猫科里也有力量型选手,但大部分猫科动物都是身形矫健的暗夜猎手,擅长潜行、埋伏、暗中观察,放在武侠小说里就是轻功大师+武林高手,放在游戏角色里妥妥的是敏捷点满了的刺客,就连小型猫科动物也不例外。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知识面也普遍在提高,有许多以前不了解、没怎么见过的动物,近些年也渐渐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中。比如上面图中的动物,可能许多人都认识,如果是野生动物爱好者或者猫科动物迷,就更认识了,也能叫出它的名字——兔狲(Otocolobusmanul)。
除了它的长相比较憨态可掬浑圆胖萌之外,单凭兔狲这个名字就够吸引人眼球的了,明明是一猫科动物,不是兔子也不是猢狲(猴),却偏偏将这二者的名字合二为一称为兔狲。
关于兔狲的具体资料和习性待会儿再说,先来说一下为什么它会叫这么个名字。关于兔狲名字的来历,目前并没有一个十分笃定、确切的答案,但是流传着三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兔狲这一词是突厥语的音译,本意为“停下、站住”,相传古代突厥人看到野生兔狲时会发出“站住”的喊声,而兔狲总会停下脚步回头看人几眼,所以后来就被传成了它的名字。
第二个说法是兔狲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和汉语的结合,在蒙古语中,猞猁一词为silegüsün,音译为“猞猁狲”(后来简化成猞猁)。后来蒙古人在进行皮毛贸易时发现了一种小动物,它的皮毛无论是颜色还是手感都跟“猞猁狲”很像,但是体型大小却是千差万别,只有兔子大小,所以二者结合,管这种小动物叫做“兔狲”。
第三个说法是说兔狲行为敏捷有些像猴子(猢狲),而且靠吃鼠兔为生,所以被人们叫成兔狲。
这就是目前流传的兔狲名字由来的三个说法,听上去各有各的道理,但也没有哪种说法能够拿出令学界信服的证据,所以目前兔狲的名字由来还是保持着这几种假说,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说法,也可以全部都了解一遍。
如果身边有朋友问起来,大家就可以口舌生花将这几个说法都讲一遍,保证能让别人对你另眼相看,夸你博学多才。
再来说说兔狲的相貌吧。名字搁在一边,兔狲的长相也很戳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女生)心中的萌点:它浑身毛发蓬松看上去胖胖的、就连腹部都毛绒绒的,耳朵又圆又小,跟身体相比脸显得很大,盛产表情包,四条腿很短。
从远处打眼望过去,兔狲用十个字可以形容——站着一堆毛,趴着毛一堆。(本文由温晨原创)兔狲长成这个样子其实不是专门为了卖萌,而是为了适应环境而长期演化出来的结果。
首先兔狲生活在中亚地区的草原、山地草原、岩坡和戈壁地带,栖息地海拔有时可高达-米,一到了晚上就非常寒冷,冬天就更冷了。兔狲浑身上下都是蓬松茂密的被毛,可以帮助它们在寒冷气候中维持体温。
而且兔狲的捕猎方式是隐藏伏击,腿本来就短,往地上一趴肚皮凉飕飕,所以兔狲的腹部也有浓密的被毛,保暖效果很好。
兔狲的小短腿能降低整个身体的重心,可以让它们在奔跑、攀岩等活动中保持身形稳固,趴下休息时兔狲的四肢能被腹部的被毛包裹起来,也能很好维持体温。还有就是兔狲的面部器官,圆润的小耳朵能够跟面部毛发齐平,能够减少散热面积,防止体温流失。虽然兔狲看上去很小只,跟家猫差不多大,但是它却有着与之体型不相符的狂野性情,比家猫要凶悍很多,平时捕食啮齿动物和鸟类。
兔狲由于性情凶猛暴躁无法驯化,而且人工圈养条件下繁殖率低,还是CITES附录Ⅱ的物种,在我国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兔狲不能当成宠物养,喜欢的话还是一起云吸兔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