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形状 >> 老当益壮的蛙足,苏25攻击机一波三
苏-25攻击机是苏联时期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从年交付使用,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目前苏-25仍活跃在多个国家的空军队伍中,可谓是老当益壮。自服役以来,苏-25推出了多个型别,经历了数次现代化改进,主要衍生型号包括苏-25UB、苏-25T、苏-25TM/苏-39、苏-25SM、苏-25KM及苏-25UBM等。本文将为大家简述一下苏-25攻击机一波三折的现代化改进过程,共同探讨苏-25生命力长久的原因。
从苏-25到苏-25T
年代后期,苏联提出研制新型攻击机计划,苏霍伊、雅科夫列夫、伊柳申、米高扬等四个设计局均提出了各自的方案,最终苏霍伊设计局提出的T-8方案入选。年2月,第一架T-8原型机首飞。年7月,T-8被命名为苏-25。年3月,苏-25尚未定型投产,编号为T-8-1和T-8-3的两架原型机就被派往阿富汗战场经受实战考验。年的年底,苏-25正式定型生产,年开始交付部队。不包括出口型在内,到年位于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飞机厂共生产了多架单座型苏-25。其出口型号苏-25K,共制造了大约架。
苏-25UB是苏-25的串列双座教练型,第一架原型机名为T-8UB-1,于年8月12日进行首飞。该型号的出口型称为苏-25UBK,提供给进口了苏-25K的国家。在苏-25UB基础上,还有一种苏-25UTG舰载型飞机,用于训练飞行员在航母甲板上进行起降,于年9月首飞。苏-25T是苏-25攻击机的反坦克型号,主要设计目的是用于反坦克作战。苏-25T的研制开始于年,内部编号为T-8M,第一架原型机于年完成组装,年8月进行了首飞。和苏-25攻击机的基本型号相比,苏-25T更多的借鉴了苏-25UB的设计。
苏-25T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苏-25T的飞行员座舱采用了钛合金焊接技术,增加了飞行员防弹头靠的厚度,将油箱转移到机身内部并且使用特种材料制作的防护泡沫覆盖,还对机身中部及燃油管路系统进行了加固设计。苏-25T两侧机翼下各增加了一个副油箱,还换装了两台推力更大的R-改进型发动机,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机动性,低空作战半径增加到了千米,巡航速度提高到了千米/小时。苏-25T搭载SUV-25T武器控制系统,集成了“飑”(风暴)式自动光电瞄准系统,通过驾驶舱内的显示器,可以自动识别、跟踪并瞄准小型目标,飞行员可通过遥控手柄控制导弹、火箭、机炮等机载武器的使用。
在进一步的改进计划中,苏-25T还优化了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设定高度飞行,按照编订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导航,进入目标搜索区域以及返航着陆等。苏-25T的机腹下方可挂载微光电视瞄准吊舱,可在夜间及光线不足时发现和识别目标。苏-25T还升级了电子对抗系统,换装了新型电子侦察预警装置,还装备了可摧毁雷达的反辐射导弹。苏-25T的翼下外部挂架可以挂载有源干扰设备,能对脉冲、连续波、准连续波的火控雷达进行干扰。苏-25T还配备UV-26型红外干扰诱饵投放器,可携带枚红外干扰弹。苏-25T并没有投入大批量生产,而是进化成了另一种型号,这就是苏-25TM。
从苏-25T到苏-25TM/苏-39
苏-25TM有时被称为第二代苏-25T,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顺承关系。苏-25TM也被称为苏-39,正式亮相是在年8月举行的莫斯科航展上。苏-25TM/苏-39(以下统一称为苏-39)的机身结构和总体布局依然延续了苏-25T的设计,和苏-25UB一脉相承,但是苏-39取消了后座舱,对机体进行了部分改进,比如加长加宽了机头等。苏-39改善了增压系统,最大作战飞行高度增加到了米。苏-39可携带四个容积为或升的标准副油箱,除了两侧机翼下方外,在机身尾部和前机身各增加一个。苏-39沿用了苏-25T的R-改进型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4.1千牛,尾喷口处增加了一个遮蔽涡轮叶片的特殊装置,可减少红外特征。
在航电系统方面,苏-39的主要改进是将苏-25T的CYB-25T武器控制系统改为了CYB-39火控系统,可以在复杂气候条件下,对装甲车辆、海上快艇等小型移动目标进行自动识别、跟踪、制导等。CYB-39火控系统由多个系统组成,包括“矛”-25RLPK的多功能雷达综合设备吊舱、改进型“飑-M”(风暴-M)自动光电瞄准系统和微光电视瞄准系统等。“矛”式合成孔径雷达雷达搜索到的信息可传输到座舱内的电视显示器上,通过“飑-M”光电瞄准装置对目标进行指示和锁定,再通过武器控制系统对目标实施攻击。该系统可以摧毁千米内的面目标、75千米内的快艇、57千米内的战机和25千米内的坦克集群。
“矛”-25RLPK雷达吊舱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拥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边搜索边跟踪、多普勒波束锐化、对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及跟踪等不同模式。“矛”-25雷达是一款脉冲多普勒雷达,不含吊舱时的重量为千克,视场角为正负40度,对于雷达反射截面积值为5平方米的战斗机大小的目标,该雷达前半球的探测距离约为51千米,后半球的探测距离为25千米。“矛”-25雷达可以同时跟踪10~12个空中目标,并引导武器系统直接攻击其中的两个目标。该雷达内部拥有直径毫米的平面天线,波束角为4.5度,在波束锐化模式下,可以进行地图测绘,提供高分辨率的地形信息。
改进型“飑-M”(风暴-M)自动光电瞄准系统位于苏-39的机头位置,集成了激光测距仪和激光目标指示器,能够与昼间使用的电视系统相连接,为飞行员提供27度~36度范围视场的电视图像,或者具有23倍放大率的窄幅电视图像。“飑-M”光电瞄准装置能够识别距离15千米内的单座房屋、距离10千米内的坦克、距离6千米内的武装直升机等目标,即使目标进行快速移动,激光测距仪都能将其锁定。微光电视瞄准系统吊舱主要是在夜间及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工作,可以确保苏-39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在夜间月光视线下,微光电视瞄准吊舱能发现和识别8~12千米内的小船、6~8千米内的铁桥、3千米内的坦克等目标。该系统还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提高其反差度和亮度,为飞行员提供更清晰的目标信息。
苏-39可搭载的武器种类十分丰富,用于执行不同的任务。苏-39的固定武器为一门双管30毫米机炮,另有10个武器外挂点,可挂载多种对地、对舰及对空武器。苏-39可挂载16枚9M“旋风”反坦克导弹,该导弹不仅可以攻击地面主战坦克等目标,还可以选择不同引信,用于攻击空中目标,比如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等目标。用于对地攻击时,苏-39可选择挂载电视制导导弹/炸弹、激光制导导弹/炸弹、航空炸弹、集束炸弹以及火箭弹等。用于反舰作战时,苏-39可挂载的武器包括KH-31A或KH-35主动雷达制导反舰导弹。当挂载KH-31P或者KH-58U反辐射导弹时,苏-39还可以攻击对方的雷达等目标。在空对空拦截作战或者自卫时,苏-39可挂载R-60M、R-73红外制导近距空空导弹,以及R-77、R-27系列空空导弹。
从综合性能上看,苏-39视乎兼顾了各个系统,几乎不存在较大短板,成为了一款较为完美的攻击机。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苏-39的机型设计和搭载的各种装备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最新发展。如果放在苏-25刚刚诞生时的年代,那么苏-39无疑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攻击机,但是经过不断改进,苏-39的性能得以完善时,已经来到了21世纪前夕。此时世界上各种先进战斗机已经陆续诞生和服役,对于专门的攻击机的需求已经很小,苏-39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市场,所以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而且苏-39的性价比并不高,因此和它的前代苏-25T一样,苏-39也没有投入大批量生产,仅仅组装了数架。为了以较低的成本继续拥有苏-25攻击机,俄罗斯选择了继续升级它的原有机型,推出了苏-25SM攻击机。
苏-25SM的持续改进过程
在对苏-25的后续机型——苏-39项目进行改进时,俄罗斯已有的苏-25攻击机变得越来越老旧,陆续到了退役边缘。于是在年代末期,俄罗斯决定先对现役的苏-25机群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进后的机型称为苏-25SM。此次改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役苏-25攻击机的性能,以及延长其服役时间。和之前的衍生版本苏-25T以及苏-39不同,苏-25SM的改进是在原有飞机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完成现代化改装,减少运营和维护成本。所以苏-25SM保留了发动机等重要设备,主要是对武器系统和航电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进,可以看成是苏-25的中期翻新版本。
2年3月3日,第一架完成升级的苏-25SM进行了首飞。改进之后的苏-25SM重新布置了座舱,加装了许多新型电子设备和显示设备,可以使用更精确的制导武器。苏-25SM换装了“雪豹”导航/攻击雷达系统,集成了新型RLPK-25SM雷达和一个数字式高速计算机,使武器的打击精度提高了2~3倍,导航精度提高了10倍。苏-25SM还更换了多功能显示器、RSBN-85辅助导航系统、ARK-35-1自动测向仪、全球定位系统和GLONASS接收器、模拟飞行数据记录器、超高频/甚高频无线电通信装置、SO-96转发器和L“蜡笔”雷达告警接收机等。苏-25SM还可以加装新型电子对抗吊舱,集成了发射/支援功能,能够准确识别出电子干扰设备的方位。
在武器系统方面,苏-25SM换装了新的MBD3-U2T-1武器挂架,有效载荷增加至5吨。苏-25SM还可以发射R-73E空对空导弹,还可以通过挂载B-13武器吊舱发射S-13T火箭弹。此外苏-25SM还改进了空空导弹的发射情况,可以同时向两个不同目标发射两枚空空导弹。尽管苏-25SM保留了原来的R-发动机,但是加装了防喘振装置,可以提高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和生存能力。到5年,至少有2~3架苏-25升级为苏-25SM版本。到6年12月,俄罗斯空军接收了首批6架苏-25SM。7年升级了6架,8年升级了8架,9年升级了13架。按计划,到年俄罗斯将拥有约80架完成改进的苏-25SM型攻击机。
从年开始,苏-25SM的又一版本苏-25SM3开始了现代化改进。和苏-25SM相比,苏-25SM3的改进更大一些,几乎重新设计了航电系统,包括瞄准/攻击系统、全球制导系统和具有加密功能的远程通信系统等。苏-25SM3在机头处安装了SOLT-25光电瞄准装置,集成了16倍变焦电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示器、热成像仪等先进设备,可在全天候环境下锁定8千米之外的地面移动目标。苏-25SM3换装了新型雷达告警接收机,还可在机翼下方加装两个L--3S机载电子干扰吊舱,能够对来袭的导弹进行预警和干扰,从而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从苏-25SM到苏-25SM3,俄罗斯通过对原有的老旧苏-25攻击机的改进,提高了苏-25的现代化水平和总体性能。苏-25SM及苏-25SM3的改造虽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和生产全新飞机的成本相比,改造旧飞机的费用显然更低一些。这样一来,通过较低的投入便能继续拥有一批苏-25攻击机,能够在特定情况下继续执行任务。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苏-25SM3特别加装了导弹逼近告警系统、雷达告警接收机和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等设备。而且,经过改进的苏-25SM及苏-25SM3,还延长了使用寿命,预计将服役至本世纪三十年代。这样的改进对于俄罗斯来说,肯定比生产苏-39等新机型更为合算。
苏-25的其他现代化改进型号
除了以上几种关于苏-25的现代化改进方案外,苏-25的其他现代化改进型号还包括苏-25KM和苏-25UBM。首先来了解一下苏-25KM。苏-25KM是在苏-25的最初版本上推出的改进型号,使用的仍是苏-25的机身。确切来说,苏-25KM是格鲁吉亚第比利斯飞机制造厂和以色列埃尔塔公司合作推出的苏-25的改进型,主要是对座舱、航电系统和机载武器进行了升级。
苏-25KM的座舱安装了两个15×20厘米的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和一个平显,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生产。苏-25KM还为飞行员提供了埃尔比特公司生产的头盔显示器,具有态势感知能力。在武器系统方面,苏-25KM既可以使用原来的苏联武器,也可以使用西式机载武器,比如以色列生产的“Opher”红外制导炸弹、新式“Lizard”激光制导炸弹,以及Mk82炸弹等。第一架经过改进的苏-25KM,于1年4月18日进行了首飞,但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消息传来。
最后介绍一下苏-25UB的改进型号苏-25UBM。苏-25UBM是在苏-25的双座教练型飞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于8年12月6日进行首飞,飞行测试工作于年12月底完成。苏-25UBM区别于苏-25UB的地方是,苏-25UBM不仅具有培训飞行员的教练机的用途,还具有一定的作战和侦察能力。据报道,虽然苏-25UBM的飞行性能并没有显著提高,但是通过加装新型航电系统和机载武器,该机拥有了和单座型苏-25攻击机相当的作战能力,可以在全天候和多种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
苏-25UBM配备了全新的Kopyo-25机载雷达、“雪豹”(Bars)导航/瞄准系统,集成了控制系统、显示系统和无线电通信系统等,导航精度比之前的苏-25UB提高了三倍。苏-25UBM还可以携带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用于对付袭来的红外制导导弹。在机载武器方面,苏-25UBM既可以使用普通航空炸弹,还可以发射精准制导武器,包括红外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等。俄罗斯在升级苏-25SM的同时,也采购了一批苏-25UBM飞机。
苏-25生命力长久的原因
通过对苏-25一波三折的现代化改进过程的梳理可以发现,苏-25之所以能够持续服役到现在,跟它的升级有密切关系。任何一种武器装备,服役到一定年限的时候,总会出现老旧、落后的情况,苏-25攻击机也不例外。早期苏-25的性能并不算特别突出,其航电系统可以说是十分简陋,航程也存在短板。为了提升苏-25的战斗力,苏霍伊设计局先后推出了苏-25T和苏-39。这两种机型虽然没有投入量产,但是无疑做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为后来苏-25SM的改进打下了基础。如果直接从苏-25发展到苏-25SM的话,难度肯定很大。但是从苏-39过渡到苏-25SM的话,就会容易很多。
为了减少资金投入,俄罗斯选择在原本苏-25攻击机的机身上直接进行升级,通过加装现代化套件推出苏-25SM,这既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办法,其实也是无奈之举。苏-25SM、苏-25SM3以及苏-25UBM的批量改造,延续了苏-25的生命力,改进之后的苏-25将继续服役下去,续写不死“蛙足”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