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形状 >> 67岁的马卫军去世,演了一辈子日本人,最
被称为“鬼子专业户”的演员马卫军,为啥在日本度过自己的最后时光?
凌晨一点的时候,执行导演张文卓发文称马卫军病逝。
可能猛地一提马卫军是谁,大家可能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但是要看到这张脸估计就得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那个天天演日本鬼子的演员吗!
而且张文卓又发了一条自己和马卫军的聊天记录,以此来印证二人私交,
反正就这关系看着也是不远不近吧,所以一开始没人相信这条微博的真实性,
毕竟这个张文卓说是导演,身上压根没有几个作品,炒作的嫌疑太大了!
可紧接着又有《疯狂的石头》“三宝扮演者”刘刚接着发文,
下方有人询问,“真的假的,我还看过马老师演的激战呢?”
刘刚回复,“这个还能开玩笑么!”
刘刚之前和马卫军合作过一部《笨贼向前冲》,这部剧是马卫军参演作品中“鲜有”的一部喜剧片,
刘刚和马卫军因此而结识,从肢体动作来看两个人的关系还算不错。
除此之外还有钱波,演员张萍一一进行证实,那就是66岁的马卫军确实是病逝了。
从一位名叫杜恩湖的媒体人那里,我们得知了马卫军病逝的详细情况。
“昨天上午我已经电联了马卫军的经纪人,经纪人十分悲痛的告诉我事件属实。”
关于病因则是“喉部长了块息肉,最终被诊断为是癌症。”
马卫军为了治好这个病,一度将工作强度降低,医院,可是最医院,享年67岁。
马卫军表演功底扎实,有不少经典作品傍身,比如《雪豹》里的近团长,《中国兄弟连》里的矢内雄二、《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松井联队队长,
在这些作品中马卫军饰演的日本队长,凶狠狡猾,特别是一口流利的日语,让很多人认为“他其实就是日本演员”。
这几年马卫军又在高龄期,尝试了更多的角色类型,像是《麦香》《卿卿日常》《人世间》等等,
马卫军的离世引得不少业内外人士惋惜,实属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就从杜恩湖的长文看来,这个“医院”的细节,还是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虽然国内之前也有不少演艺人士,在患上癌症之后远赴海外诊治,像是几个央视主持人李咏、肖晓琳,都是在美国病逝的,
可为啥马卫军偏偏去到了日本?
就喉癌的治疗率来看,日本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我们讲年龄大的人都偏向于“落叶归根”,
生命的最后一刻葬在别国土地,这好像和67岁的老辈思想并不相符。
直到一位知情人爆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马卫军就在日本成家了,老婆还是日本人,这就是他为啥演军官好的原因啊!”
如今再回顾马卫军的演艺事业,只能说一切冥冥之中都有注定啊......
曾经有网友跑到马卫军的动态下提问,“这个演员是日本人吗?”
马卫军紧急回应,“你可别误会,我是中国人啊!”
或许当年出生在甘肃的马卫军,也不会想到自己日后的“选择”吧。
八十年代初,马卫军因为表现良好被调入了四川的人民剧院,在他看到陈冲的经历后,突然脑子一热想要出国。
陈冲早在18岁那年,就凭着《小花》成为了国内最热的女明星,可是在拿过电影百花奖和南斯拉夫最佳女演员后,陈冲动了要出国的念头,
说什么那个时候的高级知识分子,只有出国才能得到深造和升级,
特别是在陈冲宣布自己已经“闯入好莱坞”后,更是吸引了不少演员和学生纷纷出国,
马卫军也想反正现在也没啥出息,不行看看有没有机会出国?
在经过不少朋友的牵线搭桥后,马卫军联系到了日本的一所艺术学校,就坐着飞机到了大洋的另一端,
可是来到日本后,马卫军就后悔的要死,“主要是语言不通,我一点日语都不会说,这里的东西也吃不惯,手头里也没有多少钱!”
马卫军本来觉得捏住自己当演员的多年工资,最起码在日本还不算步履维艰,可异国他乡的辛苦其实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和其他的穷学生合租在一个几平的小房子后,马卫军开始刻苦的学习日语了,
因为他听说只要日语流利,就可以打上高薪的零工,最起码自己在这段求学生涯中能过得舒适一些,
“白天在餐厅打工的时候,我就对着屋子里的电视学日语,然后每天去买日本的早报进行研读,晚上睡觉前也要听收音机播报入睡。”
由于马卫军的刻苦学习,一年后他的日语就已经非常流利了,在拿得最高的零工时薪后,他的在校学习成绩也开始突飞猛进,
只不过马卫军也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日本人“排外太明显”,
“大学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开始拍摄电影、电视剧吗,每个人都可以请假入组,但我的假条是被驳回次数最多的。”
除此之外学校的老师对于外国的学生,也是表面笑嘻嘻心底里打着小算盘,马卫军这四年的生活确实是不好过,
可是毕业后他却不愿意立刻回国,“我感觉我在这没看到成果,就这样灰溜溜出去太丢人了!”
为了维持自己的演艺梦,马卫军选择进入了当地的公司工作,甚至当起了白领,
这份工作的待遇高、强度低,最起码比起马卫军在话剧团,四处跑场子要轻松太多了,
除了日本人的企业文化让他感觉有些不能接受,比如只要见到比自己早进公司的前辈,就得点头哈腰的端茶送水,
再比如遇见矛盾后不能大声反驳,只能表面维持和平,完了再被对方私底下“穿小鞋”。
可是再难受,丰厚的工资在那摆着了,所以在家里人多次呼吁马卫军回国发展的时候,他都一一拒绝掉了,
在日本生活的十年时间里,马卫军还和当地的女子成了婚,并生下了女儿,
这段经历他几乎未在大众面前提及,其中的原因大家懂的都懂了。
那为什么马卫军还是选择回国了呢?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老母亲,已经是个八十岁的老太太了,“我母亲一直在当志愿者,为社区进行免费服务,身体还是比较硬朗的,但是毕竟还是年纪大了。”
马卫军觉得自己身为家里的老大,不在年迈的父母跟前尽孝,肯定是不行的,其次他剧院的同事一个个也“熬出了头”,
要不是职位升迁,被调到了中央话剧院,要不然就是在娱乐圈混出了名气,收入这块也是今非昔比,
退一万步讲就是国内的发展上来了,而在日本的马卫军却“停滞”了下来,最起码对于他的专业来说,是这样的。
差一岁五十的马卫军独自一个人回来了,他的日本老婆并没有跟随他回国,说是怕不适应中国的生活,
马卫军对此表示了完全的尊重,“感觉这样也更有助于我在事业上的拼搏吧,毕竟我现在没什么竞争力,唯一能拿得出的就是全心全意!”
马卫军开始健身塑形,又将之前的学习给捡了起来,好在自己依靠于剧院的资源,对于一些影视剧里的“龙套职位”,他还是能直接进去跑跑的,
但是就“北漂”的竞争力来说,就算马卫军算是科班出身,但要比比那些在横店飘了二十年的群众演员,实力只能说“持平”,
表演这东西实践总是第一位的。“没有学校的优势、年龄的优势,我就是个糟老头子了,
跑了几十个剧组,我也是有点垂头丧气,都怪自己之前太贪图安逸了!”
不过马卫军身上,还真有个别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日语流利,或者说他可以扮演一个“日本人”。
在不少导演发现这一条件后,就开始让马卫军当抗日片里的日本副官,他穿着军服天天说着“八嘎”,这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直到一位叫宁海强的导演,才算是给马卫军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这里就不得不说《中国兄弟连》了。
那个时候于震还没有演“神剧”,也正是在一系列的抗日剧里渐渐大火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中国兄弟连》,
导演宁海强说自己要拍出最好的抗战剧,光这个军用炸药就耗资五十多万,全片总制作两千万,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大制作了!
抗战剧要拍的精彩,反派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在得知马卫军拥有在日经历后,宁海强当场拍板,把反派一号失内雄二递给了马卫军,
反正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给马卫军”演活“了,络腮胡、凌厉的眼神,不硬凹的日语,外加着军刀出镜,
反正当时有不少观众,都没怀疑矢内雄二的扮演者是”中国人“,这就证明了马卫军表演的成功。
从这往后,马卫军就成为了”日本军官专业户“,像是《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松井联队队长;《雪豹》里的近卫文。
《正者无敌》里的矶古廉介;《松花江上》里的大野建二。
《枪神传奇》里的谷野正雄;《潜龙道》里的松本一郎。
《刀影》里的菊池;《我叫刘传说》里的坂田规一;《风声》里的森田,
《火线三兄弟》里他终于不演日本军官了,那也是个日本的吴店长。
反正近十年内马卫军的军官形象演的太多,也太过深入人心,
据他自己所说,有时候自己去外面吃饭,路人指着他都得说,“这是不是电视上那个日本鬼子?”
还有人拉着小孩快走,说看见他”晦气“。
对此马卫军多次面对镜头说,自己真的是中国人,言下之意是希望大家不要入戏太深,
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是啊,其实我也想改改路子,但是片方找我都是这个角色,不管角色大小都得有人去演啊,我还是慢慢来吧!”
直到几年前马卫军才凭着自己的配角咖位,逐步吸引到一些乡土剧、古装剧导演的青睐,
像是《马向阳下乡记》《麦香》《大秦帝国之纵横》《天下粮仓》等等、
只不过数量上比起演日本军官还是”杯水车薪“吧,并且在抗日神剧迸发的这几年,马卫军不止一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些编剧无底线的胡编乱造,什么手撕鬼子几支弓弩就能赶走侵略者,太过可笑了!抗日剧走到了尽头,这种局面怪得了谁呢!“
话语中透露出自己的痛惜之情,毕竟也是抗日剧开启了马卫军的“二次生命”吧!
不过马卫军在国内拍戏的近20年,虽然是实现了人生价值,但他与妻女常年分居两地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夫妻感情的维护,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时间,也一直是他耿耿于怀的事,
有知情人透露,马卫军本想等到过两年再做做妻子工作,一家人回到国内养老,
不料还未曾动身就被查出了喉癌,病情一度发展的十分迅速,
可能是预料到自己很难挺过去这个坎,所以马卫军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回到日本和妻女团聚,
最终病逝在异国他乡,实在是让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