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隐身战机的发展,大家对隐身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众多的宣传报道依然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隐身战机所依靠的仅仅是隐身能力,依靠作战体系中的地面预警雷达发现隐身战机,并引导高机动三代机进行近距格斗就能将其击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隐身技术确实是隐身战机相较于常规战机最大的优势,依靠体系作战能力对战隐身战机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面反隐身雷达已经可以有效的探测到隐身战机。然而,即使是这样,三代机想要击败隐身战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歼-20总设计师杨伟近日在南航大的一次演讲中就曾指出:我国的地面雷达已经可以很即使的发现F22的踪迹。然而,发现F22踪迹之后,歼10升空被引导到相应空域后,歼10战机的机载雷达依然发现不了F22。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个例,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日前,美国一位记者和飞行员一起乘坐F16双座型战机与F35进行了一场模拟空中对战,F16直到被击落F16的机载雷达也没发现F35在哪里。在空战过程中,飞行员和记者已经可以用肉眼观察到F35在F16侧前方了,但是,F16的机载雷达依然没有探测到F35的踪迹。其实这种尴尬并不只是歼10、F16战机才遇到过,号称装备有强大反隐身能力雪豹E雷达的苏35战机在叙利亚战场上被F22戏耍和调戏,欧洲的阵风、台风战机也在红旗军演中也耍不要不要的。可见,依靠完善的体系支撑,三代机击败隐身战机依然存在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呢?首先,地面反隐身雷达比战机机载火控雷达体积和功率要大的多。地面反隐身雷达大多大型或巨型的米波、分米波雷达,天线的尺寸、功率是战机的火控雷达无法比拟的。第二,地面反隐身雷达采用的多为L波段和P波段,这些波段的雷达对隐身战机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但是,地面反隐身雷达所采用的波段探测精度不够,不能引导导弹进行有效的攻击。对导弹进行引导还需要战机的X波段雷达。说到底,还是需要战机的雷达观测到隐身战机才能进行攻击。第三,隐身战机不同方位的雷达反射面积有着巨大的差别。一般而言,战机的迎头方向左右30度范围内雷达反射面积最小,尾部、侧面和下部的雷达反射面积较大。地面反隐身雷达对隐身战机的探测方向刚好是隐身战机的侧下方。因此,地面反隐身雷达更容易发现隐身战机。在这种情况下,隐身战机可能不太在意地面反隐身雷达出现在自己的侧下方,但是,肯定不会允许升空拦截的战机处于该位置。这就造成了地面反隐身雷达可以更容易发现隐身战机。因此,各种客观和主管的原因决定了地面反隐身雷达可以探测到的隐身战机,升空作战的战机并不能发现。所谓依靠体系支撑反隐身作战在实战中依然存在巨大的问题。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