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

这只猫,有点故事

发布时间:2022/11/5 20:39:13   

文章转载自“星球研究所”

你知道吗?

中国是一个雪豹大国

全球近只雪豹中

有超过一半生活在中国

(在不同的统计中雪豹的数量并不一致,此处依据的是IUCN最近的评估结果,也有学者认为雪豹的数量更多;一头正在哺育期的雌性雪豹从岩穴中探出脑袋,青海昂赛,摄影师

奚志农/野性中国)

雪豹

(Pantherauncia)

它是威严的高山之王

(王者下山,青海,摄影师

彭建生)

也是可爱的旷野精灵

(在母亲悉心呵护下的雪豹宝宝,青海昂赛,摄影师

奚志农/野性中国)

还是呆萌的毛绒大猫

(“来玩干瞪眼啊!”,青海吉扎,摄影师

更求曲朋/野性中国)

当我们对它的科学认知

越来越多

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雪豹是如此神奇

(绝大部分人没听过雪豹的独特叫声,没有见过它们特殊的行为,青海索加,视频来源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明天

就是世界雪豹日

让我们一眼千万年

深入了解雪豹的传奇往事

重新认识这位

雪山之王

01

分道扬镳

如今

雪豹与虎、狮、豹和美洲豹

共同归入豹属之中

它们与云豹属

一起被亲切地称为

大猫

(豹属“五虎将”,图片来源

谢建国/自然影像中国、李佳、视觉中国、贾纪谦、视觉中国)

豹属“五虎将”个个威名远扬

森林之王、草原之王、雪山之王

同样的王者气质源自大约万年前的

同一个祖先

假猫

(Pseudaelurusspp.)

(假猫属物种生活于至万年前之间的欧亚以及美洲大陆,根据化石记录,学界普遍认为它们是现生所有猫科(Felidae)动物的祖先,相比于现代的猫科动物,假猫具有“身长脚短”的形态特征,制图

杨宁/星球研究所)

当时的假猫家族正经历扩张

其中的一群在喜马拉雅山西段的

札达盆地

安顿下来,繁衍生息

(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札达盆地是发现迄今最早的豹属物种的化石的地方,因此该地区也普遍被认为是豹属物种的起源地,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而此时在它们脚下

喜马拉雅山正在加速抬升

不知不觉成了横亘东西的天然屏障

阻隔了这里与外界的交流

形成了所谓的地理隔离

(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对生活于此的陆生动物而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南迦巴瓦山,摄影师

李珩)

被隔绝在此的假猫

与外界的同胞渐行渐远

逐渐演化成一类独特的猫科动物

豹属

(Pantheraspp.)

(一头非洲地区的豹,伸懒腰的时候就和你家的猫一模一样,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大约万年前

札达盆地开始变得寒冷干燥

这里的森林变得稀疏,灌丛大量出现

原本的亚热带森林环境逐渐消失

(森林向草甸转变的过渡环境,横断山脉剪子弯山,摄影师

熊可)

在环境的不断施压之下

豹属的内部开始产生分歧

雪豹与虎的共同祖先率先自立门户

从大家族中分离出来

开始了独自演化

(在东北虎保护基地的林子里的东北虎,东北虎国家公园,摄影师

雷雨)

尽管雪豹与虎的关系最铁

但它们还是没能一起走到最后

在维持了大约万年的关系之后

最终依旧分道扬镳

(豹属系统演化关系示意图,图中还包括了云豹属的云豹以及相关的灭绝物种;关于雪豹的归属问题尚存争议,根据雪豹的舌骨结构,一些学者认为雪豹应该自成一属,但基于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的研究结果,目前学界普遍将雪豹归入豹属,然而,在豹属内分歧依旧存在,基于不同的基因数据,一些学者认为雪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其与狮的关系最近,制图

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大约万年前

挥别手足的雪豹祖先

迎来了一段丰衣足食的美好时光

此时

喜马拉雅山的海拔超过0米

已经出现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带

而札达盆地刚好处于林木线高度

湖泊、森林、草地、流石滩

多种生态系统在此交汇

孕育出格外丰富的动物群落

草地上有擅长奔跑的札达三趾马

流石滩有盘羊的祖先喜马拉雅原羊

雪地中有耐寒的西藏披毛犀

灌丛边有北极狐的祖先邱氏狐

(距今四、五百万年前的上新世札达盆地生态景观复原示意图,制图

杨宁/星球研究所)

而站在这里的食物链顶端

统治着这边土地的

正是雪豹的先辈

布氏豹

(Pantherablytheae)

(年在札达盆地发现的布氏豹头骨化石,也是布氏豹的正模标本,后研究发现在现生豹属物种中,其与雪豹的遗传关系最近,图片来源

Mauricio曾志杰)

大约万年前

青藏高原地区风云巨变

在海拔和季风的双重作用之下

第四纪大冰期悄然拉开帷幕

高原的极地环境初露端倪

(青藏高原地区东念青萨普神山的冰川极地环境,摄影师

李珩)

不耐严寒的札达三趾马等动物

纷纷被恶劣的环境淘汰

而雪豹的祖先却成功扎根此地

它们对自身进行了

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地

完美武装

02

扎根高原

为了应对寒冷、缺氧的环境

雪豹的祖先演化出许多独特的性状

也成了如今雪豹扎根高原的独门秘笈

(“给我看好了,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西藏,摄影师

林根火/自然影像中国)

独门秘技的第一式

“百寒不侵”

为了对抗寒冷的环境

雪豹从外部武装自己

身形上

雪豹有着大猫之中

最小的脑袋

最小的耳朵

最短粗的四肢

这都有助于其在寒冷环境中

减少散热

(大猫的头骨尺寸对比,小脑袋和耳朵等特征符合生态学中的阿伦定律(AllenLaw),即“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位(如四肢和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制图

杨宁/星球研究所)

毛发上

雪豹拥有已知大猫中

最长和最密的体毛

冬季的腹毛长达12厘米

平均密度约为0根/厘米

要知道,我们天天操心的头发

密度只有-根/厘米

(雪豹拥有厚实的皮毛,其中腹部的毛发是身体各部位的毛发中最长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摄影师

李婷婷)

脚上

雪豹的脚掌异常宽大

脚底肉垫之间还有长毛

像一副天然的雪鞋

在冰雪路面走得十分稳健

(注意雪豹宽大的脚掌,是不是也莫名的可爱?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尾巴上

雪豹的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

粗大的尾巴既是睡觉时温暖的围脖

也是飞檐走壁时的平衡利器

(雪豹的尾巴大到甚至有些累赘,人们记录到雪豹有叼着自己的尾巴的行为,一种推测认为这是其在涉水等情况下为了减少过大的尾巴带来的不便,就像你提着裤子过河一样,也有推测认为这是一种紧张状态下的应激反应,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为了应对缺氧环境

雪豹从内部武装自己

鼻子里

雪豹的头骨顶部隆起

使其鼻腔空间十分宽大

这有助于给吸入的冷空气加热加湿

同时增大每次的吸气量

从而获得更多的氧气

(正面相向的雪豹,摄影师

谢建国/自然影像中国)

血液里

研究发现

雪豹的血细胞小且密度大

这能有效地提高血氧浓度

应对高原缺氧的环境

(高寒环境中的雪豹一家,青海昂赛,摄影师

鲍永清)

独门秘技的第二式

“非凡身手”

由于生活环境贫瘠

猎物资源十分有限

雪豹练就一身非凡的身手

大嘴

雪豹的上下颌骨开度可达70°

这是豹属物种中最大的开度

有助于它猎杀脖颈较粗的

岩羊和北山羊等猎物

(有着粗壮脖颈的岩羊,西藏阿里,摄影师

丁丁)

尖牙

雪豹的犬齿

相对其他的豹属物种更细而圆

这有助于其从各个方向发力

使其在复杂的山坡裸岩环境

尽可能快地猎杀猎物

降低捕猎的风险和成本

(雪豹张着血盆大嘴,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伪装色

雪豹的毛色呈浅灰色或土黄色

装饰以大小环形的深色斑块

与周围的裸岩环境十分相似

是理想的伪装色

(图中有3只雪豹,你能找到吗?可以点击图片找到它们,青海昂赛,图

次丁/野性中国)

机动性

雪豹的脊椎灵活,四肢强壮

有出色的爆发、加速、急转和跳跃能力

单跳跨度最远可达14米

远超人类8.95米的跳远世界纪录

还能捕杀3倍于自身体重的猎物

是名副其实的顶尖捕食者

(在山坡风驰电掣的雪豹,青海昂赛,摄影师

更求曲朋/野性中国)

然而

尽管雪豹身手不凡

可无奈世态炎凉

食不果腹依然在所难免

还好雪豹大小通吃

大到岩羊野驴,小到旱獭鼠兔

都在雪豹的食谱里

更有意思的是

研究人员在各地的雪豹粪便中

还发现了不少植物

(雪豹正在进食一头牦牛,三江源国家公园,摄影师

李婷婷)

独门秘技的第三式

“无字天书”

根据目前研究

雪豹在发情期和育儿期之外

大部分时间都独来独往

互相交流成为一个问题

(雪山独行侠,西藏康马,摄影师

弥藏达娃)

根据环境不同

它的家域面积从数十到上千平方千米不等

年在蒙古境内的研究显示

雌性雪豹的家域面积可达平方千米

而雄性雪豹的更大,约为平方千米

几乎相当于北京四环内的面积

(雪豹的家域面积示意图,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但是

如此大的家域面积

也意味着“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进入发情期的雪豹

该如何寻找伴侣?

在“地广豹稀”的中亚山区

光靠叫声可不是明智之举

为此雪豹摸索出一套无字天书

内容包括刨痕、爪痕和气味等等

它将上述标记留在沿途合适的地点

让后来者通过解读这些标记

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身份等信息

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相遇

又保持了必要的联系

一举两得

(孤独巡山的雪豹,三江源国家公园,摄影师

张强)

就这样

百寒不侵、非凡身手、无字天书

在这三式秘笈的庇护之下

雪豹在严酷的高原成功扎根

之后

一次重大气候变化

让雪豹得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03

闯荡四方

大约万年前

气温大幅下降

冰盖和冰川的面积不断扩大

青藏高原的周围地区也出现了

极地环境

(青藏高原地区绵延不绝的巨大冰川,岗布冰川,摄影师

李珩)

这为耐寒动物

创造了绝佳的扩张机会

最先抓住机会的通常是食草动物

岩羊、喜马拉雅塔尔羊

捻角山羊、北山羊

组成的野羊大军就是代表

而它们正是雪豹最主要的猎物

平时为了便于捕猎

雪豹就会跟随野羊群辗转

而这回它自然也不会落下

(喜马拉雅山中的岩羊群,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

对巨大“私人空间”的需求

逼迫年轻世代的雪豹不断开拓新的领地

这也间接促成了雪豹的扩散

在大冰期的背景下

在猎物和领地的双重驱动下

雪豹走出祖辈生活的札达盆地

占领一座又一座山头

逐渐形成如今的分布格局

(现存雪豹分布范围示意图,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如今的雪豹

分布在海拔到5米的山区

可能的分布区面积超过万平方千米

这相当于1/3个中国的陆地面积

分布区地跨

中国、蒙古、俄罗斯

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

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不丹

共12个国家

(“我是一块沉默的石头!”,青海吉扎,摄影师

次丁/野性中国)

如今的中国

与其中的10个国家接壤

中国的分布区处在世界分布区的中心

占全球分布区总面积的60%

这些分布区集中在我国的

新疆、西藏、青海和甘肃等西部地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只要你身处中国广袤的西部

十有八九就进入了雪豹的领地

不仅如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统计

全球的野生雪豹大约有-只

其中有超过一半的雪豹生活在中国

(各国雪豹分布区面积和数量对比,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由此可见

无论是

地理位置、分布区面积还是种群数量

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

雪豹大国

04

雪豹大国

身为雪豹大国

我们与雪豹的缘分自然由来已久

雪豹亲历了华夏文明的

诞生,发展,直到今天

甚至早在华夏文明诞生之前

雪豹的飒爽英姿就出现在

天山、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的

一幅幅岩画里

(岩画中有一只动物身上有圆斑,长着长长的尾巴,对比当地的动物,推测这非常可能就是雪豹,制图

杨宁/星球研究所)

华夏伊始

雪豹极可能成了

《诗经》中的“驺虞(zōuyú)”

《山海经》里的“孟极”

它化身成祥瑞神兽

接受先人的敬仰

(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士琦根据孟极的形状、毛色、栖息地环境、习性和产地等描述与如今的雪豹进行对比,考证孟极应该就是雪豹,制图

杨宁/星球研究所)

明清之际

雪豹被唤作

《本草纲目》中的“艾叶豹”

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只是豹子的一种

于是它开始走下神坛

人们大量捕捉并利用雪豹制作

豹裘、豹饰,豹肉、豹胎

豹席、豹枕,还有豹尾车

(在蒙古地区,民居里过去常能看到雪豹的皮毛装饰,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民国初年

在《动物学大辞典》

它第一次以“雪豹”之名示人

(尽管雪豹以“雪”为名,但它们的生存环境中更多的是岩石和草甸,而非白茫茫的雪原,新疆阿克苏,摄影师

吕凤霄)

需求高涨,供给跟上

由此带来的偷猎行为

至今猖獗

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报道

全球从8年以来

每周至少有4只雪豹遭到猎杀

(雪豹的皮毛是猎人的目标,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

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

使得雪豹的日子雪上加霜

一方面

雪豹栖息地

由于放牧等人类活动而快速缩减

使雪豹原本家域内的食物更加紧缺

牛羊成群的人类居住区成了新的选择

由此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人兽冲突

(近年来,雪豹到人类居住区附近的活动频率越来越高,青海昂赛,摄影师

次丁/野性中国)

另一方面

变暖的气候给雪豹带来了

新的竞争者

从年以来

人们陆续在四川、青海等地区

意外记录到雪豹和豹同框出镜的画面

(在青海昂赛的一处山脊,红外相机拍到雪豹和豹先后出现在同一地点,图片来源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仅仅在20世纪

雪豹在我国的分布区就减少了42%

就在不久前的20世纪前半叶

中原一带地区

还曾有雪豹出没

(近百年来我国雪豹分布区变化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如今许多专家认为东北地区的雪豹记录很可能是对远东豹的一种误判,并不准确,所以该图呈现的结果请谨慎参考,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雪豹的生存正面临着威胁

雪豹大国,即刻行动

~年

美国动物学家

乔治·夏勒(GeorgeB.Schaller)

在我国率先展开雪豹的科学研究

随后中国学者也陆续开展研究

(年,乔治·夏勒博士在四川甘孜开展雪豹调查。他曾被纽约的《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另两位分别是达尔文和与他同时提出“自然选择”理论的华莱士,图片来源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8年之后

国内涌现出大批政府和民间的雪豹保护组织

北京林业大学团队、北京大学团队、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团队、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珠峰雪豹保护中心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猫盟)

荒野新疆、绿色江河

......

它们各守一方又彼此连结

织起中国雪豹的保护网络

(如今,中国已有许多雪豹保护组织在为保护这种美丽的大猫奔走努力,摄影师

沈志君,制图

杨宁/星球研究所)

为了保护雪豹

他们跋山涉水,穷尽千方百计

(一线的牧民被培养成野生动物摄影师,用影像感染公众,保护动物,从左到右依次是达杰、更求曲朋、次丁,前文中就有他们的作品,摄影师

柯炫晖/野性中国)

保护雪豹

不只是保护一种珍稀的大猫

更是保护雪豹生活的广袤而美丽的土地

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生灵

这也是雪豹作为旗舰物种的使命

(年10月正式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雪豹的主要栖息地,三江源国家公园,摄影师

彭建生)

雪豹被IUCN移出了濒危(EN)物种之列

截至年

全国有26个自然保护区

保护了约22%的雪豹栖息地

(目前中国雪豹分布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示意图,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如今的中国

不仅是地大物博的雪豹大国

也成了肩负重任的雪豹大国

回望过去

雪豹穿过

山河异色、风云巨变、人类浩劫

来到我们面前

它历尽离别、磨砺和漂泊

一次次濒临绝望,又都化险为夷

凭着强大的生命力

它独自与自然较量

成了真正的雪山之子

(《我,雪豹》是我国知名彝族诗人——吉狄马加为国际著名雪豹专家——乔治·夏勒博士所作的一首长诗)

“我是雪山真正的儿子

守望孤独,穿越了所有时空”

过去是这片土地

塑造了雪豹独一无二的模样

现在可以让雪豹自由栖居的这片土地

江河不再是无情的流水

山峰不再是沉默的石头

它是生生不息的荒野

它是欣欣向荣的雪豹大国

(雪中的雪豹,凝视着远方,它是在回忆过去,还是展望未来呢?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左口

图片:潘晨霞

地图:郑艺

设计:杨宁、龙雁翎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审校:所长、河边的卡西莫多、丁昊、陈志浩

专家审校:肖凌云、连新明

特别鸣谢: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自然影像中国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可上下滑动查看

[1]邓涛,王晓鸣,李强,吴飞翔.青藏高原: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J].中国科学院院刊,,32(09):-.[2]邓涛,吴飞翔,苏涛,周浙昆..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中国科学:地球科学,50:–,doi:10./SSTe--.[3]李吉均,周尚哲,赵志军,张军.论青藏运动主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5(10):-.[4]陆琪,胡强,施小刚,等.基于分子宏条形码分析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的食性[J].生物多样性.(09).[5]马鸣,徐峰,程芸,等.新疆雪豹[M].北京,科学出版社,.[6]山水自然中心,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报告,.[7]文榕生,中国珍惜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下[M],.[8]魏磊,吴孝兵,诸立新,蒋志刚.豹属线粒体基因组分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41(09):-.[9]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J].地质学报,7(03):-+.[10]张春韶.广东健康成年人头发密度及其与中医体质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1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