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

6幅图片讲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1 16:10:44   
广雅白补骨脂白斑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9.html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近年来,青海省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行稳致远,林草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接下来,就用6幅图片,直观展示十年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1、从“5只雪豹罕见同框”看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这张照片是在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拍摄到的全球罕见、国内首次出现的5只雪豹同框的视频截图画面。

雪豹作为高山旗舰物种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近年来,在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连续多次拍摄到3-4只雪豹同框画面,且拍摄到的数量频次大幅增加,说明青海省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具有连片的雪豹栖息地,野生猎物种群数量充足,食物链较为完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青海省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当前,青海正在高标准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协同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加快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程,通过森林草原保护修复等,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从“西宁南北山变绿了”看青海国土绿化成效

这是一组西宁南北山的对比照片,可以明显看到原来光秃秃的山,现在绿树成荫。

这是青海省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一个缩影。年至年,青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9万亩,累计完成防沙治沙89.13万公顷,全省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效治理可治理沙化土地达30%以上。

3、从“木里煤矿种草复绿”看青海草原管护治理

这是木里矿区种草复绿聚乎更4号矿区的成效图。年以来,青海探索性开展木里矿区生态恢复,通过努力,木里矿区出苗均匀,长势良好,均达到设计要求,种草复绿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治理等草原工程,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青海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年的54.22%,提高到年的57.8%。鲜草产量达.5万吨,每年约2.45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2.2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4、从“枸杞采摘”看青海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这是一张枸杞采摘的照片。多年来,青海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有机枸杞、沙棘深加工、草种繁育、中藏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目前,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达74.8万亩,认定有机枸杞面积近20万亩,有23家企业正式注册“柴达木枸杞(柴杞)”商标,全省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近15万亩,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当归、黄芪生产基地,冬虫夏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农牧民群众的绿色福祉、生态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5、从“仙女湾大美风光”看青海湿地保护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青海湖仙女湾湿地的大美风光。

多年来,青海省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全省湿地保护率达64.32%,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一批退化湿地得到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强。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显示,青海湿地面积万亩,占全国湿地总面积3.5亿亩的21.86%,面积居全国第一。

6、从“黑颈鹤成长日记”看青海生态文化发展

这张图片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黑颈鹤成长日记》的海报。这部纪录片是青海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中生态文化的典型代表。

多年来,青海省通过摄影、摄像、文学创作等方式打造生态高地,多幅生态摄影作品获国际摄影奖,形成了“青海生态摄影现象”。通过展示国家公园的生态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起到传播自然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的目的。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图片来源: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图片来源: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

责编:张永群

编辑:吴亚琦王远方范天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