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习性 >> 张桂梅送出大山的贫困女孩们,真的改变命运
“张桂梅校长拒绝全职太太捐款”,这话题在热搜榜上挂了两天。黄付燕把视频转到朋友圈,配文“我们有个性的老大”。
在年,就是她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和丈夫回到母校,被张桂梅难看的脸色拒之门外。
走出校门时,黄付燕哭了。她难过的是,自己辜负了张桂梅和学校,没有让张老师满意。
图文罗晓兰编辑
毛翊君
来源
极昼工作室
ID
media-fox
年,张桂梅在云南丽江市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女高”)。12年来,穿着黑布衣,满脸皱纹,头顶稀疏短发的张桂梅手拿小喇叭催促学生“快点,再快点”。
独栋教学楼逐渐扩大成校园,女孩们“啪嗒啪嗒”跑向教室的脚步声一年年地响。她以透支健康为代价,累积下23种病痛,将名女孩送出大山。
学生大多清贫,来自山区,遭遇过家庭变故,有的父母重男轻女。她们将张桂梅比作第二个母亲,认可她的“完美”和“伟大”,也背负上她的价值期盼。
近来,63岁的张桂梅在视频里激动地说,“指望他们养你啊?你有能耐的时候,男的还拿你当回事。”她始终希望培养出独立卓越的女性,对社会有用,懂得感恩,但不要惦记女高这个起飞的地方。
我们找到女高最初几届的毕业生,了解她们走出大山后的生活。通过贷款进入层次不同的大学,毕业后回到云南,在基层工作——这是她们大致的路径。
平淡生活里,张桂梅的期望犹如夏天的藤蔓,牢牢攀附在她们的心墙。邻近而立之年,她们努力成为她口中理想的人,为不能达到她的要求,无法回报她和女高而自责。
很难讲清女高和山里的家,哪一个对她们的影响更大。在雷同的不幸里成长,女高教她们以更大的善意面对原生家庭。
逃离大山、独立生存、回馈社会,在这个过程里,她们知足于有所改善的生活,也在一种奉献的道德标准下,等待童年以来的伤口真正愈合。
相似的方法
黄付燕走出那座大山近十年。年,大学一毕业,她随当时的男友一起去了上海。激烈的竞争感扑面而来。
在她住处旁,有两所小学,她看到里面的教师简介,老师们都是重本毕业,或是硕士、博士甚至海归。想着自己二本的小学教育专业,她瞬间没了自信,转而干起销售,后来又换到一家私企做人力资源。
每天2.5个小时花在通勤上,地铁“挤得人摞人”。直到年怀孕,她回到丈夫的老家贵州,全职照顾家庭。
拿到第一份销售工资时,她曾从这元中捐出元给女高,张桂梅高兴地收下,开了一张收据。
年,她以上海私企员工的身份又回了趟母校,张桂梅却觉得她没有正式工作,婉拒了她的捐款。
黄付燕能理解,这大概是张老师认为,私企工作“对社会没啥贡献,也没多大前途”。
现在,她考进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一个乡村小学的特岗教师,教数学,也兼班主任。她自知,这样也不一定符合张桂梅的期望。
“要对人民有帮助,在一些机关部门,或当民警、当兵,直接守卫国家。”这是黄付燕对张桂梅期望的解读,“这种比较伟大。”
如今,黄付燕看见自己的学生里,有单亲、精准扶贫户或留守的孩子,都本能地特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