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雪豹 >> 雪豹的形状 >> 刘李胜吉狄马加革命化的彝族诗圣
吉狄马加——革命化的彝族诗圣
文/刘李胜
我试图将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和中国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浓缩或还原为“革命化的彝族诗圣”这样的身份。因为马克思说过,最世界性的也是最民族性的。他在具有雄浑、凝重、深沉风格的代表作《火焰上的辩词》中,将立足中国、拥抱世界的豪迈气概与彝族史诗和雄辩传统合乎逻辑地产生关联:一是将传奇和真实故事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示,成为“反映东方民族的窗口”,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二是不断格式化、虚拟化、戏剧化、神圣化,将世纪图景以斑斓色彩效果来增加亮度和柔性,以折射再现近代和当今世界的现实。在这部厚重的诗集中,一位忠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反抗压迫势力的革命者形象和一个高举世界文明火炬攀爬国际诗坛巅峰的朝圣者形象交相辉映,它们洋溢于炽热而冷静、激昂而沧桑的诗章和句间,构成参差不齐而又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图景贯穿于所有诗情画意和坚实朴素的背景以及夸张虚幻的表现主义手法,在范式上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吉狄马加在诗集中,将革命者的赞美、哀叹、鞭笞、憧憬、呐喊构建于一个完整的属于他的诗歌世界中。在《自画像》和《老去的斗牛》中,他是一个“一千次死去/永远朝着左睡的男人”;“其实是千百年来/正义和邪恶的抗争”。这是他惊世的灵魂呐喊,散发清丽动人又出世脱俗的辉光,在平凡和高贵之间充满张力。在《彝人谈火》和《黑色河流》中,基于彝人生于火塘旁、葬于火堆上的习俗,他无疑吸收了美国著名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黑人谈河流》的深情和表现手法,“高举着骨质的花朵/让仪式中的部族/召喚先祖们的灵魂”。“我了解葬礼/我了解大山里彝人的古老的葬礼”。“在一条黑色的河流上/人性的眼睛/闪着黄金的光”。在《做口弦的老人》中,他以巨大而深沉的人类之爱,唱出他心底的眷恋之音:“假如土地上失去了金翅拍击的声音/假如土地上失去了呼唤友情的回音/那世界将是一个死寂的世界/那土地将是一片荒凉的土地”。“人类在制造生命的蛋白质/人类在制造死亡的原子弹/毕加索的和平鸽/将与轰炸机的双翼并列”。他呼吁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革命者的抗争立场明朗得如中天之日。在《太阳》、《一支迁徙的部落》和《大地上的雕像》等诗中,他讴歌大自然、太阳和人类生命之光的美好。“向太阳致敬,向天空和无限的牵引之力致敬!”这种美文学的愉悦性赋予微妙的政治意义(有意识的人救赎生命和世界),应将他的诗作作为一个宝盒整体看待,而不是随意从中抽取一些精密的小物件。
吉狄马加的诗集从骨髓里找出了革命者最本质的特征一一理想和坚韧,他以虎、牛、鹰、岩羊、雪豹等动物图腾,带领读者进入人类心理学最脆弱而又闪光的地方。他在《马鞍》中写道:“一个崇尚自由的灵魂/为了得到人的尊严和平等/有时候可供选择的/只能是死亡”。他在《黑色狂想曲》中写道:“身后是我苦难而又崇高的人民/我深信这千年的孤独和悲哀呵/要是岩石听懂了也会淌出泪来”。“请为我的民族生起明亮而又温暖的星星吧”。他在《太阳》里写道:“望着太阳,我便想/发现和惊醒我的祖先”。他在《裂开的星球》等长诗中,对世界的“文明与野蛮、发展或倒退、加法和减法”作了全镜式的扫描,喊出了“打倒法西斯主义和种族主义在这个世界的进攻”的口号。这是时代的红色旋风,是为百年变局的决斗。为使叙事更为形象逼真,他也根据历史记载想象出所有的形象,并做了戏剧化、抒情式的处理,娴熟地将现实和幻想因素揉和在一起。他批判了资本加技术的宗教的资本主义,也鞭笞了封建时代的人身依附和奴隶的血汗制度。他强调了“只要人类的良心/还没有死去/暴力的控诉/就不会停止”的战斗,也提醒了“人已成为一切罪恶的来源”,“为了躲避人类施加的伤害”的“草叉”。俄罗斯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说的不错,吉狄马加是“一位实践的理想主义者”。
吉狄马加倾尽心力和情感,让他的诗作具备令人着迷的两面性:作为一位战斗中的革命者,他的创作紧扣时代主旋律,获得有心灵感应的读者赞赏;作为诗人,又以特定的艺术技巧,不断变换场景,不断转换主题,运用多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道具,成为一名诗歌语言的魔术师。从“漂浮人鬼之间的”祭司到“一块岩石下躺下,血管里有马蹄声响”的骑士;从“黎明前死去的勇敢的”酋长,到“垂下古铜色额头的”女人;从“格拉纳达天空下”的洛尔迦,到“铜像立于街心广场”的马雅可夫斯基,以及口弦、头巾、经卷、三色、鹰爪杯、苦荞麦、河流、布谷鸟、马鞍等都恰当好处地被物尽其用,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规范和寻找它脉络的地图。我想这也会继续贯穿在他以后的创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和体现。任何诗歌的提升都是没有止境的。很难说某个人的诗比另一个人的诗好,只能说他自己的这首诗比自己的另一首要好。他在诗集首发式和分享会上,以自谦的略带羞涩的语言对内心渴求的自我揭露,使他诗歌的价值更真实可信。
作者简介:刘李胜,国际诗坛“潜越派”代表,用中、英、俄、日文写作。他也是著名经济学家和国际资本市场专家。至今创作有上万首现代体诗歌,因崇尚黑格尔的“密纳瓦的猫头鹰,直到黄昏才起飞”的理念,最近几年才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洞穴之光》(东方出版社)《天启》(俄罗斯出版社)《十三月》(香港出版社),另有多首在诗歌媒体传播,50部诗歌全集整理出版中。他的诗风婉约而思辨,典雅而豪迈,理性和潜意识娴熟转换,立体平衡与细节刻画同在,饱含人文关怀、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广泛涉及哲理、大自然、人性、生命、女人、历史、时代等诸多领域。“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座花园”,“具备一种永恒的美的价值”。
编辑:意不尽网编辑部